庆阳市农科院举办第一季度学术交流会
为活跃我院学术氛围,增强专技人员科研能力,促进各机构及学科间的交流互学,推进农业科研项目高质量实施。3月21日,市农科院举办第一季度学术交流会。会上,高级农艺师刘亚亚就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庆阳市酸枣人工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分享。副院长李世恩主持会议,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听取了报告。
为活跃我院学术氛围,增强专技人员科研能力,促进各机构及学科间的交流互学,推进农业科研项目高质量实施。3月21日,市农科院举办第一季度学术交流会。会上,高级农艺师刘亚亚就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庆阳市酸枣人工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分享。副院长李世恩主持会议,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听取了报告。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之年。庆阳市委农办持续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调度推动、督办落实等职能作用,为以“三元双向”循环模式引领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任务落实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庆阳市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近年来,庆阳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粮食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狠抓工作任务落实,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93.11万亩、总产量142.94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为全省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为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月14日市农技中心负责人带领工作组深入庆城县太白梁乡吴家岔村研究对接2024年帮扶工作。
惊蛰已过,正是春耕春管关键时节。在正宁县四郎河川区万亩粮食生产托管示范点,30余台农业机械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耕田机翻松泥土,旋耕机进行平整。正宁县民乐农机合作社的厂房内,拖拉机、播种机、覆膜机、玉米青贮机、喷防无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有序排放,整装待发。合作社一位农机手表示,“自从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后,我们一家合作社就能够完成川区1.8万亩粮食代耕代种服务,辐射周边3600多户群众,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加之政府还能补贴托管服务费用,“真金白银”补到农民手里,自己的收入也可以保
肉羊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实施以来,庆阳市坚持链式开发、集群发展,全力打造肉羊产业带,肉羊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实现全产业链产值58.3亿元,提供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元。
牛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庆阳市聚力夯基础、育良种、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牛产业呈现出规模增长、链条延伸、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牛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4.6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元。
为贯彻落实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全面做好春季防疫工作,按照市畜牧兽医总站安排,近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培训会,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四级调研员王世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回顾2023年全市动物防疫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并对动物防疫关键技术进行专题培训。8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班子及业务人员参加培训会议。
2023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改厕工作作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四化”并进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全市完成新改户厕40267座,累计建成卫生厕所27.82万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7.95%,卫生厕所使用率和群众满意率稳步提升。
近日,202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结果出炉,庆阳花果园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2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创建数量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庆阳市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盯粮食生产春播、复种、秋播“三道”防线,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种马铃薯、麦后移栽荏等多元化复种模式,实现了“一年两熟”“两年三茬”,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93.11万亩,总产量142.94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也久负盛名。庆阳被农业农村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庆阳也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盛产的红富士苹果、早胜曹杏、九龙金枣、黄柑桃以及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畜产品享誉国内外。但从这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来看,都未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益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庆阳市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科技带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
庆阳是早期农耕文明发源地,发展马铃薯产业资源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农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和经验,马铃薯也是庆阳城乡居民餐桌上的常备菜。目前,全市每年约有200多万亩的冬油菜、冬小麦夏闲田可进一步开发利用,如能用于茬后复种马铃薯,既不影响当年冬油菜、冬小麦或次年大秋作物播种,又增加了一茬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土地浪费。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结合“三区”人才专项计划,连续两年开展了夏闲田复种马铃薯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陇薯 LK99 和陇薯7 号表现优良、增产增效明显。以复种陇
农业科技园区是新形势下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新动力,也是科技赋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新抓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强力抓促下,我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甘肃庆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科技部验收,全市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质量和数量跃居全省前列,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新动能,成为科技赋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创新型庆阳”建设的强大引擎。本文对庆阳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回顾,分析了存在
黄花菜又称萱草、忘忧草,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特色蔬菜,在我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附加值较高,管理技术简易,加之我市又地处优质适生区,所以深受农民群众青睐,成为广大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广泛栽植的特色农产品之一,长期以来,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因黄花菜科研滞后、品种老化、病害严重、出口不畅,造成全国黄花菜产区转移、规模调整、价格波动,对我市农民栽植积极性造成较大影响,弃苗弃收现象严重,种植面积下滑,农民收入减少,产业发展受挫。对此,庆阳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联合天津市农科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