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暨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为切实抓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暨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加快构建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4月28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宁县良平镇举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暨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加快示范点建设进度,确保该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高效益。4月26-27日,市农技中心技术服务团队赴镇原县屯字镇屯子村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巡回指导工作,集中围绕模式种植、品种选择、地膜选用,施肥管控集成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先进实用技术示范,特别是减穴增株、氮肥后移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上的应用研究,突出良田粮用、良种应用、良法集成、良机配套、良制建立,力争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平均产量提升10%以上。
春光无限好,农事正当时。暮春时节,正宁县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鲜嫩肥美,长势喜人。眼下正是羊肚菌采收的好时节,各基地组织群众浇水、采摘、烘干、装盒…,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一季度,庆阳市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抓手,突出养殖业牵引带动,聚焦基地建设、屠宰加工、项目支撑、疫病防控、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畜牧产业扩规增量、延链强链、提质增效。全市鸡羊猪牛出栏分别达到1004.94万只、60.86万只、20.38万头、6.04万头,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五和第九位。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西峰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以项目工作为抓手,紧盯项目进度,狠抓工作落实,精准发力,抓住项目“牛鼻子”,全力推动瓜菜及食用菌春耕备耕开好局、起好步,绘就最美“春耕图”。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加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提速提质发展。全市春耕生产全面铺开,农业项目高加快推进,“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加力构建,“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季度,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2.76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全省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48元,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
春末夏初,极易出现倒春寒极端天气,对各类农作物生长增产破坏较大,尤其是黄花菜,个别地方可能出现绝收。市科技开发中心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比较有效的黄花菜冻害预防止损方案,请种植户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在出现0℃以下温度的前15天时,采取以下方案及早预防。
为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全力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4月10-12日,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4个联合督查组,深入八县区开展农资打假专项督查。
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光热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适宜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不断提升“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让百姓餐桌更丰富。据调度,第一季度,全市共培育蔬菜优质种苗1.1亿多株,维修日光温室、钢架大棚1855座,蔬菜播种生产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达到4.2万吨。
人勤春来早,万事勤为先。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县农业农村局抢抓农时,于3月31日在湫头镇苟仁村举行了2024年正宁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县农业农村局、县农经局、湫头镇政府、部分服务组织主要负责人及农户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慢慢回升,地温逐渐增加,目前已到中药材开展种植、除草追肥和采挖等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机。
2023年,庆阳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锚定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统筹谋划部署,靶向施策抓推,争先进位落实,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了“三农”力量。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136.53亿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46元、增长7.9%。
当前,我市冬小麦、冬油菜由南到北已陆续开始返青,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为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科学指导田间管理,3月18-21日,市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冬小麦、冬油菜苗情,墒情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我市冬小麦、冬油菜群体密度合理,个体发育良好,据调查,小麦一、二类苗占播种面积的86.09%,油菜一、二类苗占播种面积的88.39%。因近期普降雨雪,全市中南部土壤墒情总体表现适宜,对冬小麦、冬油菜返青十分有利,北部山区部分地块墒情严重不足,对越冬作物返青和春播较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