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一户一法”精准扶贫
熊家庙办事处以精准施策为扶贫核心,以精准发力为扶贫路径,把帮扶工作从“一村一策”,精准到“一户一法”,有针对性的选好“药方”对症下药,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斩断穷根”,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熊家庙办事处以精准施策为扶贫核心,以精准发力为扶贫路径,把帮扶工作从“一村一策”,精准到“一户一法”,有针对性的选好“药方”对症下药,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斩断穷根”,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豌豆粉为庆阳特产,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精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营养丰富,据专家化验分析每百克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20.3克、含钙170毫克、碳150毫克及其它微量元素,且香味浓郁,纯正,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和旅游食用之佳品。
苦荞茶是以黑苦荞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苦荞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原料采集源于高原,产于原生态,富含维生素P(芦丁)和硒元素、高蛋白、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和18种氨基酸。苦荞茶是新型纯天然饮品,开水冲泡,清醇可口,香气浓郁,常饮此茶,益于健康,轻松自然,是居家必备,旅行必带,馈赠尊者、亲朋之佳品。
按照“四因四缺”(因病、因学、因婚、因灾,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主导产业)的办法,双联单位、联户干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核实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一是五保人口“财政供养型”。
今年以来,正宁县积极探索金融资金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变“输血”为“造血”,着力化解富民产业发展和项目开发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
今年以来,庆阳市宁县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各项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模式,确保扶贫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实惠。
正宁县卫生精准扶贫工作以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目标,充分认识搞好卫生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力打好卫生精准扶贫攻坚战。
为了实现年底率先整体脱贫的目标,加快整村、整乡、整区域脱贫致富的步伐,正宁县按照省市总体决策部署,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统揽,聚焦“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紧盯全省“1+17” 专项方案和全市“1+20”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整合各方力量,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制定出台了“1+23”方案,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电子扶贫档案和纸质档案,给扶贫工作装上了高精度的“瞄准镜”。
正宁县紧盯年底整体脱贫目标,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统揽,聚焦“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按条分块、条块结合,区别对待,精准发力,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特别是对脱贫制约最大、群众最关注的安全稳固住房这一硬骨头,正宁县创新机制、多点开花,全力解决群众安全住房问题。
“要不是扶贫干部的帮忙,我家的日子也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刚返乡不久的镇原县三岔镇高湾村村民李正才,在农资商店边选农具边说,“我家大部分是山地,一年下来在地里也刨不出几个钱。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干部,给我出谋划策,并联系劳动部门让我参加技能培训,取得了技能证书,不要小看这个小本子,它的用途可大了,外出务工我就是技术人员了,工资会翻倍的。半年时间就挣了2万多,家里也更换了新农具。”如今,在镇原县像李正才一样通过技能培训,受益的人有很多。
今年以来,宁县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攻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咬定“精准”二字,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积极兑现“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承诺,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三角城村是环县车道乡一个行政村,距离乡政府15公里,距离县城85公里。过去,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仅有的一条砂石路也已严重损毁,加之村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因病、因学、因婚致贫严重,属于典型的贫困村。如今,精准扶贫正让这一切迅速地改变。
今年,镇原县把交通建设与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有机结合,共实施农村公路项目71条632.5公里,总投资5.68亿元。图为镇原县三岔镇高湾村通村砂石路。
12月1日,中村镇崧棠家庭农场饲养员正给毛驴添加饲料。宁县按照“巩固牛产业,发展猪产业,突破羊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牛、羊、猪、鸡、毛驴等多种养殖,实现产值5.78亿元,有力地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11月30日,市县帮扶单位在中村镇邓家村组织为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宁县今年推行“政府+合作社+银行+农户”模式,在确保省下达上亿元扶贫贷款按期发放的同时,建立融资信息动态更新机制,解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力开展金融扶贫。
镇北公路起点位于县城南环路终端,途经城关、屯字、太平3个乡镇、12个行政村,全长35.8公里,横穿我县东西腹地、纵贯茹河川区,向东连通西峰、直达西长凤高速公路,向西连通宁夏、平凉,直通平定高速公路。整个工程的建成通车,有效缩短了我县乃至全市与省城兰州的车程。
环县十年九旱,连年春旱,然而,就在这旱灾连年,看似无法作为的土地上,却创造了全省梯田、旱作农业和种草养羊的亮点。近年来,该县坚持梯田建设为主,把科技扶贫与产业扶持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以建设富民产业基地、打造精品示范点来引导群众变面貌、兴产业。
近年来,正宁县始终坚持把创建卫生县城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公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的有力抓手,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塑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城乡新形象。
2015年,在已提高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基础上,将农村低保一类对象补助水平由246元/人·月再次提高到275元/人·月,即由2952元/人·年提高到3300元/人·年;将农村低保二类对象补助水平由192元/人·月再次提高到234元/人·月,即由2304元/人·年提高到2808元/人·年, 实现了政策性脱贫;2016年—2020年,综合考虑省上指导意见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补助水平,促使其消除绝对贫困。
充分发挥卫生计生资源优势,坚持项目、人才、资金、培训向基层下沉,到2017年底,贫困乡村卫生计生基础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供暖、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人才保障实现“三个增加”(贫困县内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贫困村乡村医生定额补助增加到每月400元,每个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增加到3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医生增加到400人),保障能力实现“四个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贫困人口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计生家庭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