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围绕“四型帮扶人口”精准发力

摘要:按照“四因四缺”(因病、因学、因婚、因灾,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主导产业)的办法,双联单位、联户干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核实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一是五保人口“财政供养型”。

印象庆阳网讯:按照“四因四缺”(因病、因学、因婚、因灾,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主导产业)的办法,双联单位、联户干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核实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一是五保人口“财政供养型”。以解决不愁吃、不愁穿和有房住为重点,根据五保人员个人意愿和供养机构服务半径,新(改扩)建和维修敬老院、五保家园、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15个,集中和分散供养961人,年人均供养水平达到4000元以上;对“准五保户”(因女儿出嫁、儿子招赘或外出务工长期不归等原因),政府全额援建互助老人幸福院和公租房,优先解决安居问题,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低保人口“政府兜底型”。对重新调查识别的身残智障、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一、二类低保,全部由政府兜底保障,年人均补助金额分别提高到3300元、2808元,高于脱贫标准。通过双向动态调整低保和扶贫对象,使三、四类低保覆盖所有贫困户,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通过“输血”和“造血”良性互动,使其实现政策性减贫增收。三是扶贫人口“定向帮扶型”。对7313户、2.99万贫困人口实行“三级”分类(微贫“一级”、较贫“二级”、贫困 “三级”)动态管理和帮扶,建立“642”(县级以上领导帮联6户,科级干部帮联4户,一般干部帮联2户)帮扶制度,省市县134个单位、2908名干部对口联系94个行政村、7757户,双联驻村干部根据自身所能和群众所需,带动2.17万贫困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实现了稳定脱贫。四是极度贫困人口“阶梯救助型”。对因大病、大灾以及车祸等突发变故导致极度贫困的人口,按全县社会救助结余资金10%的比例,筹建政府救助基金,探索建立梯级专项救助制度,(救助金额2000元以下的,由乡镇调查确认后直接予以救助;2000元-5000元以内的,由县民政局调查核实后予以救助;5000元以上的,由相关专业机构评估认定,并通过政府会议研究予以及时、公开救助),帮助其摆脱生活窘境。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13.79万元,兑付大病医疗救助基金615.66万元,1834户6417人得到及时救助。

编辑/车永琪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