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渭源县特产——黄香沟鸡
黄香沟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 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清水粉壳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香沟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 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清水粉壳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牛心杏,甘肃省灵台县传统的特产水果之一,因其外形象"牛心"而得名,又名"灵台大杏"。灵台发展历史悠久,优越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大杏生产非常有利。
酥合子是由崇信80年代的民间糕点艺人,结合北方优质小麦面粉柔韧、劲道的特点,采用本地原产胡麻油,创造性的制作出饱含西北人淳朴、坚韧品格的"酥合子",成为当时招待所、国有食品厂特色小吃。2000年以后,酥合子继承人以他对餐饮文化的独特理解,结合当前人们对于特色糕点的口味需求,经过精心钻研,匠心开发,以无添加、纯手工、原生态为特色的于家酥合子问世,目前被相关部门、协会认可。
崇信种植芹菜的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间的《崇信县志•物产》中对此已有记载。民国《崇信县志》载:崇信芹菜“杆嫩茎空,高三尺余,为特殊蔬品,他县不如”。
陇西曾是历史上郡、州、府治之地,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古丝绸之路必经之道。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陇西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陇西菜肴,其中烧鸡粉就是极具特色的。在众多的陇西小吃中,此道小吃是为数不多能上宴席的。
华亭糁饭是甘肃省传统的汉族面食小吃。华亭海拔较高,作物生长期长,向来以出产优质甜玉米而出名。玉米本是谷中尤物,每百克含碳水化合物为72.3-72.9克,可产热量367千卡,同时富含饴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三项指标均属五谷之首。由于做糁饭时只需将面粒煮熟即可,因而营养价值损失微乎其微。故糁饭有高能甜食之称。
罐罐蒸馍是甘肃省泾川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面粉和后经反复揉搓,回饧做馍。皮薄层多,硬而有韧,凉食酥而不粘,后味香甜,耐于久贮。罐罐蒸馍酥软可口,醇香味长,热柔冷酥,具有长期存放不霉、不馊、不变味之特点。用开水浸泡,如棉蕾试展,白莲初绽,其味不减,是旅途必备之佳品。 罐罐蒸馍,一个个皮儿透亮,雪白鲜嫩,最为人称道。
翠绿的菠菜粉犹如翡翠,大块的烧鸡肉或鸡杂加上蛋黄蛋白,浇上醇厚的鸡汤,陇西久负盛名的烧鸡粉一端上桌就令人垂涎三尺。
蕨麻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西和麻纸产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作工艺世代相传,是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和创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原料采自天然野生枸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七十二道工序,纯手工精心制作而成。纸质坚柔,结实耐久,适宜于手卷、扇面、书札、小品的书写,书画效果极具表现力,为一般宣纸所不及。
刺龙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多年来,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而且供不应求。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称赞。可称得上是“美味山珍”。
陇南甜柿风味独特,其果肉甜脆爽口,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维生素C、铁、锌、钙、硒含量都高于涩柿,且保脆时间较涩柿长2~3倍。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高飞 贾譓) 为了将苏堡村打造成马铃薯“南种北繁”种薯生产基地,加快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升级,4月17日,市种子管理局在清水驿乡苏堡村开展了送良种送技术的双联活动。苏堡村225户村民获得了双联单位免费赠予的2.7万斤陇薯10号原种和6.75万粒原种。
近日,笔者来到宁县寨子河村,只见一座座设施瓜菜大棚,在春风吹拂下泛着层层银浪,显得格外耀眼。农民们忙着在大棚里为刚出秧的瓜苗打岔、除草,一派繁忙景象。“去年我种植的5个大棚的麒麟西瓜销路非常好,总共买了5万多元钱,今年我计划再继续扩大规模,种植80个大棚,预计能收入30~40万元。”湘乐镇寨子河村瓜农高晓英高兴地说。
黄羊又叫黄羚、蒙古原羚、蒙古瞪羚、蒙古羚等,因为它实际上并非羊类。它的体形纤瘦,但比藏原羚和普氏原羚大,也略显粗壮,体长为100—150厘米,肩高大约为76厘米,体重一般为20─35千克,但最大的可达60—90千克。头部圆钝,耳朵长而尖,并且生有很密的毛。具有眶下腺,与藏原羚和普氏原羚不同。 地方名"长尾羊",亦称"蒙古羚",学名"鹅侯羚",偶蹄目,牛科。在玉门境内荒漠戈壁和荒漠草原地区都有分布,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锦丰梨,树冠阔圆锥形,树姿较直立,叶片卵圆形,叶片颜深绿,嫩叶绿中带紫红色。叶尖突尖,叶基圆形。花冠白色带粉红色,果实大,近圆形。
阿克塞马奶酒是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的特产。马奶酒,是由马奶经过加工发酵制成的。从表面上看,虽然同牛奶、羊奶毫无差别,但它却有一种浓烈、醇厚的香味。
瓜州种棉历史悠久,早在盛唐时期就从印度引进草棉进行种植,到七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进入九十年代,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及措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多方寻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不断提升棉花产业规模,棉花种植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并趋于稳定。
油爆驼峰是一道甘肃省的汉族传统名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油爆驼峰”是晋朝安隆年间,西凉王李暠离敦煌居酒泉时,酒泉厨师为李暠烹制的一味佳肴,距今已1500 多年,流传甘肃各地。
小米松酥饼是一种汉族面食小吃。本具有补中益气,润肠道,利消化的功效,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入牛奶,白糖等多种营养原料,更是提高了本产品的营养价值。小米酥饼以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入口即化的特点。
产自鸳鸯池水库的鳕鱼又叫鸳鸯大头鱼。大头鱼的身体呈浑圆纺锤形,无鳞,背部棕灰而腹部银白,头大嘴阔。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兰州的瓜雕艺人根据瓜形的大小,独具匠心,应用刻、挑、拉、推、楼、掏等多种精湛技法,雕刻出五星、三角、方环、八节、宝剑、连环、套环、荷花、梅花、金鱼、元宝、花篮、鱼篮等多种图案。以花纹清晰、线条均匀而享誉国内外。
冬果梨果肉呈水白色,细脆多汁,味道甜酸适度可口,宜于储藏。含水份85%左右,富含果酸、葡萄酸、蔗糖、苹果酸、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白凤桃果实中大或较大,近圆形,底部稍大,果顶圆,中间稍凹;梗洼深而中广,缝合线浅。果面黄白色,阳面鲜红;皮较薄,易剥离;肉质乳白,近核少量红色。肉质致密,汁多,味甜,香味淡,品质上等。
“和尚头”是皋兰北山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之一,其特点是耐旱、抗病、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面筋高、口感好。
猪脏面是一到用猪大肠烹制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甘肃菜。清代兰州人创制,民国时以宣家巷的风味最佳。因制作精巧、软烂醉香、风味独特而颇受欢迎。
灰豆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豌豆、大枣。灰豆是由豌豆和大枣文火慢煮出来的,当然其中的火候和配料并非那么简单,要不现今兰州最著名的“灰豆王”杜维成当年也用不着偷师学艺了。这种棕褐色食品口感极好,因为豌豆炖得很软,由于原料的关系,灰豆是营养丰富的小吃,特别适合于冬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