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5日,沐浴着春日的暖阳,笔者来到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崭新的安置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树木郁郁葱葱,小游园里村民聚在一起拉家常……“这两年,村里真是大变样,土路修成了油路,村民住上了新房,村里的环境也变美了……”72岁的李桂花兴奋地细数起村子的新变化。
印象庆阳网讯 4月5日,沐浴着春日的暖阳,笔者来到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崭新的安置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树木郁郁葱葱,小游园里村民聚在一起拉家常……
“这两年,村里真是大变样,土路修成了油路,村民住上了新房,村里的环境也变美了……”72岁的李桂花兴奋地细数起村子的新变化。
赵咀村位于后官寨镇西南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村民致富的步伐缓慢,曾是西峰区1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5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短短两年多时间,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向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华丽蜕变。
完善基础设施开启幸福新生活
“住在半山的旧窑里,出门走的是土路,吃水要到河滩里挑,一年的收入靠种庄稼和外出打工,那时候的生活条件真的很差。”回忆起曾经的生活,56岁的村民邢虎全连连叹息。
如今,邢虎全一家住进了页山组居民点的砖瓦房,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家里用上了自来水,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邢虎全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养牛场,到村上的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收入一万多元。“搬进居民点后,生活舒服多了。”邢虎全说,去年,居民点建起了乡村大舞台,几乎每天傍晚,他都到这里打球、散步。
村支书余志华介绍,这几年,赵咀村在页山、刘兰卯、胡洞组修建易地搬迁安置房共91户,目前已有79户村民和邢虎全一样告别旧危房,搬进新房,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不只是住房,赵咀村的其他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村上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全村通村主干道路已全部表油硬化,自来水入户率、农电网改造率、宽带网络入户率均达到98%以上。“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村上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新建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村级幼儿园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余志华说,这些改造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乡村的宜居指数,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发展特色产业撬开致富之门
以前,赵咀村发展缓慢,主要是没有支柱产业。为了让农民增收致富,赵咀村依托村里的资源优势,引导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这两年,村里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养殖大户。李克亮就是其中一个。
李克亮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从3年前开始栽种10多亩绿化苗木。去年他的苗木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还引进了2600多只肉鸡、蛋鸡,发展林下养殖。“年底卖了2000多只鸡,收入了七八万元。”李克亮介绍,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发展种养殖业,他还成立了合作社,今年计划引进一批风景树,再增加50多亩苗木种植面积。
赵咀村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商到村上发展特色产业。去年7月份,庆阳德馨园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页山组流转土地200多亩,建设300头黄牛养殖基地,“去年从山西等地引进育肥牛130多头,今年2月份出栏40多头,每头售价1.1万元左右。今年打算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争取年底纯利润达到5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宫启敏介绍,随后合作社将启动二期工程,增加梅花鹿、山羊等养殖项目。工程完工后,可为周边村民提供50个就业岗位,每年为他们增加劳动收入20多万元。
如今,赵咀村已培育如意发、盛草园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种养殖大户10多户,带动全村牛、羊、鸡等畜禽养殖及苹果、苗木、牧草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为群众打开了一道“致富门”。去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
整治乡村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每天早晨六七点,赵咀村的保洁员魏秀英就拿起扫把,清扫村道及居民点附近的垃圾。“我们每天都定时打扫,及时清理垃圾。”魏秀英说,以前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农宅附近、村道上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如今村里的垃圾堆不见了,大多数村民改掉了陋习,自觉将垃圾放到指定地方,村里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赵咀村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组建保洁队活跃在各生产队进开展环卫工作,定期组织群众集中清理村庄内外的“三堆两垛”;村干部分片包干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农村环境维护的长效化。
同时,赵咀村还按照“优化人居环境,打造景区村落”的思路,将乡村旅游元素和少数民族元素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了页山组居民点文化广场、刘兰峁组回民聚集区及村部周边等乡村景观,实施了一系列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余志华高兴地说:“我们在文化广场四周修建了休憩长廊与木亭,在村部、居民点安装太阳能景观路灯,修建民族特色文化长廊,绘制文化背景墙,修建花坛、栽植绿篱带,对村部附近的民房进行统一粉刷等,这些工程的实施,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逐步实现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