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机关党委举办第二季度读书分享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读书明理代代传。翰墨怡心著芬芳,踔厉奋发更向前”。4月24日下午,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机关党委在庆阳市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办第二季度读书分享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庆阳文旅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到庆阳参加香包节,推动引客入庆工作深入持续开展,2024年4月24日,庆阳市在西安召开《庆阳市陕甘宁毗邻地区文旅宣传推介方案》意见征询会。庆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迭目江腾主持并讲话,西安市文体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陕文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成砚等西安市文旅部门、知名专家、文旅企业、商会协会以及媒体记者等共50多人参加并就庆阳文旅宣传推介工作
夜幕降临时,灯火阑珊的街头,庆阳市环县羊肉串摊位如约而至。摊主熟练架炉,羊肉新鲜切块,肥瘦相间,串于铁签,静候火候。刷油,油脂遇火“滋滋”作响,唤醒羊肉深层香气,锁住水分,保持鲜嫩。烟熏去除腥膻,赋予独特烟熏香。临近烤熟,撒上秘制孜然辣椒粉,再以蒜水增香提味。经炭火洗礼,羊肉串愈发入味。顾客品尝,鲜嫩多汁与焦香酥脆交织,口感丰富,犹如味觉交响乐。环县羊肉串,虽朴实无华,却带来满足与幸福感,满足美食追求,更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肯定不是这一场风,而是亿万前的浩荡大风,裹挟着飞沙走石,一路南来,在我们的脚下积淀成厚厚的黄土层。亿万年风雕雨蚀,百万年沧海桑田,终于给我们留下一座沃野千里的黄土大塬,人们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字——董志塬。“八百里秦川,比不上个董志塬边”,这句话,是对这座大塬的最好注释,也是它最亮的名片。当然,它还有一个更书面、更阔气的名字——“天下黄土第一塬”。
“五一”将至,黄金旅游期即将到来。记者从环县文旅局获悉,该县精心谋划,准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套餐”,包括景区活动、文艺演出、民俗展览和形式多样的惠民措施等,让市民游客体验厚道环县的喜悦和盛情。
20万年的沧海桑田里,它经历了不同的演变,留下不一样的传说。这里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岐黄故里、周祖圣地、红色南梁、民俗庆阳。
庆阳工业遗产博物馆位于西峰区古象路,由庆阳前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帅忠奎创建,这是庆阳首家收藏工业遗产的私人博物馆,创办于2019年,它集传统手工业、现代工业、工友记忆于一体,覆盖了传统手工业(四窑、十六坊、十九匠)和近现代可移动的(老用具、老机器、老照片等)工业遗产项目,已收藏本地的工业遗产实物4000多件,其中丝纸类2385件、竹木器102件、杂项555件、铁器900件、陶器92件。在设计上以记载历史、新旧结合、传承文明、独具特色为主,见证了庆阳工业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与弘扬了庆阳工业文化,更是体现
狭义的香包,古代叫容臭、香袋、香囊等,民间还俗称荷包、耍货子、绌绌。这些称谓各有特指,又互相交叉,并不统一。在“庆阳香包”这个概念里,明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香包包括了各类民间刺绣、布艺工艺品。将各种形状的小片织物按照特定的几何规律与审美情趣拼缝在一起的工艺,叫拼布。这种拼布工艺历史悠久,是人们为了防寒而缝制的。中国民间将拼布称作“百衲”“衲”,是补缀的意思,“百”指很多。即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就叫“百衲”。
春天里 与美好相约! 春意渐浓 百花齐放 庆阳市西峰区所见之处 层层颜色交融相映 绘就一幅春日百景图
暮春时节,位于庆阳市西峰区小崆峒景区内的庆阳市陇东民俗博物馆人气十足,游客在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味剪纸、皮影、陇东婚俗等民俗文化。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让许多人知道了在甘肃庆阳市的宁县境内还有过一个义渠国,曾活跃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云烟中。但许多人不知道,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鲜香味美的“义渠文化宴”直到今天并未失传。
“相传八仙张果老,倒骑毛驴颠又颠;驴尾上面挂豆腐,豆腐乃是正宁产;油糕粘面香又甜,面筋凉粉人抢餐;正宁荏果销海外,臊子长面把针穿。”流传于正宁的民间歌谣体现出了正宁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宁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烹饪技法,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饮食习俗,美食具有典型的北方风味。其中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正宁老豆腐、正宁淤面、正宁荏果子制作技艺为市级非遗项目,土暖锅、凉粉、油糕、臊子面、粘面等为县级非遗项目。
西峰区按照文旅融合化的发展思路,立足区内旅游资源禀赋,以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着力以融合促进旅游业态做大做强,探索出“旅游+”多元化发展新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
4月12日,2024河南文化和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庆阳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团参加,通过民俗产品展示、快闪活动宣传、文旅资料发放、文艺节目演出、现场推介邀请等形式,把庆阳文旅资源全方位在郑州进行展示,不断扩大庆阳文旅品牌知名度。
4月8日至10日,“逐梦丝路古韵·相约如意甘肃”甘肃研学旅行主题推介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和镇江市成功举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治纲,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洪舟,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鸣出席并分别致辞。活动期间,通过推介研学旅游资源、开展快闪宣传等方式,全面展示了全省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一种思念叫家乡的味道,有一种记忆叫宁县饭市场的那些美食,是念念不忘乡愁,更是游子归家的第一站。
2024年清明节小长假,庆阳市推出乡村休闲游、文化研学游、民俗体验游、康养美食游、传统节会游等多种文旅融合产品,吸引以西安、银川、吴忠、固原、平凉等周边城市自驾游、市内群众自助游和通航城市团体游为主的游客,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增长。三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74.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6亿元,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08.6%和66.36%。其中,药王洞养生小镇接待59668人次、南梁红色大景区接待37629人次、陇东风情园接待32300人次、庆州古城接待24125人次、环州故城接待游客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