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文化论坛在庆阳盛大启幕,这份庆阳简介请收好!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于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庆阳市举行。这次论坛,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杂志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委员会等指导支持、联合举办,得到全国岐黄文化和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认同、积极参与。各方达成共识在庆阳举办岐黄文化论坛这一高规格盛会,在“岐黄论医”的故里“再论医”,对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意义非凡。

庆阳:用心擦亮“岐黄故里”品牌

近年来,庆阳市大力推动岐黄文化发掘研究、产业培育等工作,对外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对内开展“绿色医都、健康庆阳”创建活动,全力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岐黄文化 | 药囊香包

据说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中医鼻祖岐伯曾携带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了“薰蒸法”。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包”或“绌绌”。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庆阳现存的最古老的香包历史也在800年以上。

华池县举办“穿越千年 风起霓裳”国风秀活动

10月9日,华池县举办“穿越千年 风起霓裳”国风秀活动。“我觉得这次国风秀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更增进了我们对华池县人文历史的了解。”华池县汉服爱好者韩婷婷说。

华池县“农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华池县深度挖掘“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保护传承推介“红色南梁”品牌,紧盯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积极推进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南梁大景区建设,打造南梁-山庄-林镇百公里红色旅游示范带,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呈现出“以农兴旅、以文促旅、以旅强农、农文旅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庆阳镇原县出土的秦诏版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文字见证

庆阳镇原县出土的秦诏版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文字见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对促进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存于镇原县博物馆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就是当时历史的见证。

电影《白云深处有人家》在合水县举行开机仪式

10月9日,电影《白云深处有人家》在合水县吉岘镇宫合村举行开机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春出席仪式并致辞。

在庆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非常高兴邀请大家相聚庆阳,共同见证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盛大启幕。也非常荣幸与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翘楚相聚在一起,共同就庆阳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这是庆阳文旅之幸,也是庆阳发展之利。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庆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260万老区人民,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今天的庆阳天遂人愿、天公作美,数日绵绵细雨之后迎来了云开雾散。在这喜庆吉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相聚在“中国香包之乡”庆阳,共同见证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精彩启幕。这是庆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盛事。借此机会,我代表庆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260万老区人民,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主题歌曲《岐伯颂》隆重推出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将于10月13日至15日在庆阳市隆重举办。这次论坛以“岐黄薪火·传承创新”为主题,是全国岐黄文化领域和中医药学术界一次高规格盛会,是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行动。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将于10月13日至15日举办

本次论坛以“岐黄薪火·传承创新”为主题,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政协、甘肃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省政协文史委、《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杂志社、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庆阳市政府、庆阳市政协共同主办。庆阳市政府办公室、庆阳市政协办公室、陇东学院、庆城县人民政府具体承办。

庆阳五绝 • 道情 皮影 陇剧 ​丨古韵新律的艺术奇葩

庆阳北部地区,历史长河里,大多时候都是苍凉的边地,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交融、交汇的地方。地域特殊、文化多元,天阔地远的环境孕育出人们豪迈粗犷的性格,吼一腔道情抒胸臆;勤劳朴实的品德培养了人们率真热烈的情怀,演一出皮影说古今。长此以往,代代传替,生生不息,道情皮影就成了这里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今,更发展成为一道盛开在世界非遗文化之林中的艺术奇葩。

《焦点访谈》栏目关注庆阳香包,解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何以文明,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纵观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薪火相传,直至今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首先就是突出的连续性。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发展说起。

【组图】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掠影

【组图】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掠影

以“中国民俗风·庆阳香包情”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吸引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甘肃省14个市州的1000多家企业、千余名客商参展。

香包为媒 节会为台 引爆“双节”假日文旅市场新热潮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庆阳市共接待游客1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328%和321%,较2019年同期增长97%和69%。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为:庆城县周祖陵景区17450人次,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48020人次,华池南梁红色大景区67297人次,环县环州故城景区174456人次。在“双节”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带动下,庆阳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甘肃 · 庆阳岐黄文化论坛LOGO正式对外发布

甘肃 · 庆阳岐黄文化论坛LOGO正式对外发布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Logo标识,在设计上力求主题突出、创意独特,集中反映了论坛名称及黄帝与岐伯论医成就《黄帝内经》这一重要历史。

庆阳五绝 • 香包 ​丨裹香而来的远古图腾

丝绸彩布做底、银针丝线为笔,飞针走线间,鱼虫鸟兽、十二生肖、香囊佩饰等美好物象便呼之欲出,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托物寄情,托物抒怀,驱邪辟秽……这便是庆阳香包,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名片。

庆阳:挖掘内涵 盘活资源 丰富业态

今年4月份,庆阳市召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发布“1+5”政策文件,即以《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总引领,配套5个方案,并提出实施五大行动,落实22条措施,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擘画了庆阳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香”约庆阳丨奋进庆阳·​甘肃南梁干部学院:赓续血脉守初心 凝心铸魂担使命

南梁,浸透着陕甘儿女的鲜血,承载了厚重的红色文化,这里曾是我党我军干部教育的摇篮,这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孕育了伟大的南梁精神。如今已成为无数党员干部追寻初心的圣地、坚定信仰的灯塔、锤炼党性的熔炉、筑梦前行的航标。

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8000万元!中秋国庆假期环县喜迎各界游客

10月7日,记者从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24.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37.19万元。其中,环州故城景区接待游客1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709万元。

华池:国庆长假 南梁红色旅游景点掀起旅游学习热

今年国庆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散客纷纷选择在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参观、开展主题教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的洗礼,景区管理中心也作了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给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镇原:“串珠成链”探寻农文旅融合“共富密码”

镇原:“串珠成链”探寻农文旅融合“共富密码”

近年来,镇原县按照“融合发展、全域布局、链条式推进”的思路,加快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以拓宽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资源要素禀赋支撑,推动“文旅+康养、旅游+产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庆阳五绝 • 剪纸 ​丨精神高蹈的纸上艺术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这句陇东民谣形象地刻画了庆阳心灵手巧的广大妇女,凭借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心随意到、手随心到,创造出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

香包为媒 节会为台,引爆“双节”假日文旅市场新热潮

2023年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庆阳市共接待游客1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328%和321%,较2019年同期增长97%和69%。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为:庆城县周祖陵景区17450人次,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48020人次,华池南梁红色大景区67297人次,环县环州故城景区174456人次。在“双节”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带动下,庆阳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香包为媒 节会为台——环县参与并助力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侧记

香包为媒 节会为台——环县参与并助力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侧记

道情皮影豪迈、羊羔肉飘香、五谷杂粮云集、广场歌舞飞扬……一系列环县特色元素的助力,极大丰富了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节会内容,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活动吸引了八方游客。

庆阳五绝 • 刺绣 ​丨针线交织的生活图景

“秀女拈针锦线长,纤纤玉指领馨香。”这是关于刺绣的一句古诗。据考证,刺绣的出现、形成期在黄帝时代,大概成熟于舜命禹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裳绣”时期。

中秋国庆“双节”首日 环州故城接待2万游客 迎来“开门红”

中秋国庆“双节”首日 环州故城接待2万游客 迎来“开门红”

9月29日,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天气晴朗,气温回升,环县环州故城景区开启了“人从众叕”模式,记者从环州故城景区服务中心获悉,首日游客超过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40万元。

“香”约庆阳 | 文旅融合·挖掘内涵 盘活资源 丰富业态——庆阳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今年4月份,庆阳市召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发布“1+5”政策文件,即以《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总引领,配套5个方案,并提出实施五大行动,落实22条措施,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擘画了庆阳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香”约庆阳 | 文旅融合·庆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品牌创建强动能 改革融合激活力

“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这是庆阳最为亮丽的名片,是庆阳最具竞争的软实力,也是让所有庆阳人心底最温暖、最踏实的归属地。为了让庆阳文旅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更具魅力、更有发展潜力,庆阳文旅投以改革作为有力推手,盘活资源,撬动支点,深入挖掘优质资源,发挥国企实力和优势,激活全市文化旅游发展活力。

“香”约庆阳 | 文旅融合·庆阳陇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上引天线 专业舞台捧大奖 下接地气 农村戏园受追捧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像一道时间轴,展示着庆阳陇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每个重要节点:剧院搬迁、更名和挂牌、新创剧目演出、引进优秀剧目、进机关开展主题党日演出、到农村送戏下乡等,庆阳陇剧院在改革中新生、羽化、振翅高飞。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省红梅奖、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沿黄九省区新时代民歌展演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摸准市场脉搏,满足市场需求,各类商演、租赁收入创历史新高。

这里是庆阳,岐黄故里是我的名片

在中国西部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绵延不绝的黄土高原。地处西北地区东部、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庆阳拥有足够的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均出土于此。这里又是岐黄之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医鼻祖岐伯曾在庆阳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岐黄故里是庆阳的文化特质。

庆阳五绝 • 陇东民歌 ​丨高亢嘹亮的大塬之声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是环县曲子镇目不识丁的“农民诗人”孙万福,在延安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时即兴创作的;

中秋国庆假期过半,环县旅游热度不减

中秋国庆假期过半,环县旅游热度不减

休闲游玩、周边度假、美食品鉴、戏曲展演、文化探寻……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环县推出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和近郊游、周边游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 “打卡”。10月2日当天,环县环州故城景区再现“人从众”模式,迎来了游客小高峰。

庆阳香包节|孙俊涛

庆阳香包节|孙俊涛

九月的陇东大地,桂花飘香,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如期举行。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圆满闭幕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宋树红主持闭幕式,宣布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圆满闭幕。市委常委、西峰区委书记张希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宏,市政协副主席马启昕出席。副市长史建芳作节会工作总结。

再现明清风华,“庆阳古典家具收藏展”开展

9月28日,由西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陇东民俗博物馆、陇东木艺庆阳古典家具博物馆承办的“庆阳古典家具收藏展”在西峰区博物馆仿古建筑大殿开展。

庆阳市举行“和谐庆阳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活动

为提升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影响力,丰富参观市民游客的活动内容,9月26日下午,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和谐庆阳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在庆阳市体育馆门前广场拉开帷幕。

庆阳市开展精品线路踩线体验活动

为让更多人了解知晓庆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活动内容,9月27日,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参与香包节的嘉宾,旅行社、旅游杂志、旅游节目负责人,互联网营销师和媒体记者,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田园风光观赏、村落民宅参观、名胜古迹踩线等活动。

第十八届庆阳民俗香包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顺利开展

第十八届庆阳民俗香包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顺利开展

9月26日-30日,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体育馆东侧举行。活动分设市内外两个特色农产品展区,共设立标准展位60个,其中:市内展区45个标准展位(苹果24个、羊肉及乳制品6个、食用菌8个、小杂粮4个、中药材3个),市外展区15个标准展位(张掖市、平凉市、铜川市各5个)。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内中庆、金诚果蔬、伟赫乳业、中盛农牧等71家企业,邀请市外登海种业、传祁乳业、建投惠林等19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展销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庆阳食用菌、庆阳小杂粮等290多种农特产品。丰富的产品吸引

庆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现场签约项目10个 签约金额39.16亿元

中国民俗风承华夏文明,庆阳香包情迎四海宾朋。9月2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举行以“深化文旅融合 创新文旅发展”为主题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参加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庆阳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庆阳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现场签约项目10个,签约金额39.16亿元。

【聚焦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西峰区戏曲展演精彩上演

9月25日晚,由西峰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西峰区秦腔大剧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西峰区歌舞、戏曲、综艺晚会在体育馆对面美食品鉴区精彩上演,为广大市民群众送上文化盛宴。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西峰区开幕

省政协副主席刘仲奎出席活动并宣布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市委书记黄泽元、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马小玫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主持开幕式。

从草丛到大森林:高凯生态诗文新著分享会在子午岭举办

金秋九月,五谷飘香。9月23日下午,以“从草丛到大森林 ”为主题的高凯生态诗文新著分享会在“陇东粮仓”——甘肃庆阳子午岭举办。分享会围绕高凯的童诗集《草丛里的那个孩子》和长篇报告文学《绿子午》展开。前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九久读书人共同出版,后者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

金秋庆阳、喜迎盛会,千里陇原、荷包飘香。9月26日上午,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华文化促进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市委、市政府主办,以“中国民俗风,庆阳香包情”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在庆阳体育馆举行。

庆阳董志塬西峰区人祖文化传承根脉的梳理

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市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文化总量是任何地级市都无法比拟的。庆阳先民曾对中华文明历史进程有过四次巨大推动:

从宁县九龙河来历,看庆阳先民跟随鲧禹治水的史绩(一)

庆阳南佐遗址不仅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同时开启了古典“紫禁城”式的建筑源头,其时光跨越5000余年,它是如何传承至明清时代?如果顺着南佐白马天神庙黄帝族的发展足迹,便能找到一条长长地历史传承链条。

庆阳文旅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庆阳文旅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9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庆阳作为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城市受邀参加此次活动,借助节会大力宣传推介庆阳文旅资源。

庆阳在天津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暨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发布活动

庆阳在天津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暨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发布活动

9月2日上午,在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S7馆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暨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发布活动,积极向来自冿京地区旅行商推介文旅资源,扩大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知名度和影响力。

华池:“小香包”蜕变“金荷包”

华池县深入挖掘本县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把香包产业作为富民增收、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育新兴产业的一个新突破口,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动力”。

环县:暑期游“故城”热度持续升温

环县:暑期游“故城”热度持续升温

当前正值盛夏暑期出游高峰期,为抢抓暑期“黄金时间档”,环县依托环州故城特色文旅资源,多维度、多业态推出新项目、新玩法、新活动,推动暑期旅游经济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