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癸卯)年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医祖岐伯祭拜仪式举行
青山巍巍,柔水汤汤;医祖之德,山高水长。10月15日上午,二〇二三(癸卯)年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医祖岐伯祭拜仪式在庆城县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医药领域专家、业界翘楚以及参加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的各级领导、各界群众齐聚岐伯故里,共同缅怀华夏中医鼻祖岐伯。
岐黄薪火传天下,岐黄故里扬国粹。10月14日上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政协、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省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市政府、市政协、《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杂志社、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主办的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在庆阳宾馆会议礼堂开幕,国医大师、经方大家相聚岐黄故里、养生胜地、大美庆阳,共悟先贤思想智慧与光辉,共话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共谋中医药康养产业合作与发展。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于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庆阳市举行。这次论坛,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杂志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委员会等指导支持、联合举办,得到全国岐黄文化和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认同、积极参与。各方达成共识在庆阳举办岐黄文化论坛这一高规格盛会,在“岐黄论医”的故里“再论医”,对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意义非凡。
近年来,庆阳市大力推动岐黄文化发掘研究、产业培育等工作,对外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对内开展“绿色医都、健康庆阳”创建活动,全力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据说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中医鼻祖岐伯曾携带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了“薰蒸法”。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包”或“绌绌”。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庆阳现存的最古老的香包历史也在800年以上。
近年来,华池县深度挖掘“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保护传承推介“红色南梁”品牌,紧盯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积极推进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南梁大景区建设,打造南梁-山庄-林镇百公里红色旅游示范带,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呈现出“以农兴旅、以文促旅、以旅强农、农文旅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10月9日,电影《白云深处有人家》在合水县吉岘镇宫合村举行开机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春出席仪式并致辞。
非常高兴邀请大家相聚庆阳,共同见证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盛大启幕。也非常荣幸与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翘楚相聚在一起,共同就庆阳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这是庆阳文旅之幸,也是庆阳发展之利。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庆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260万老区人民,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庆阳市共接待游客1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328%和321%,较2019年同期增长97%和69%。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为:庆城县周祖陵景区17450人次,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48020人次,华池南梁红色大景区67297人次,环县环州故城景区174456人次。在“双节”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带动下,庆阳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丝绸彩布做底、银针丝线为笔,飞针走线间,鱼虫鸟兽、十二生肖、香囊佩饰等美好物象便呼之欲出,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托物寄情,托物抒怀,驱邪辟秽……这便是庆阳香包,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文化名片。
今年4月份,庆阳市召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发布“1+5”政策文件,即以《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总引领,配套5个方案,并提出实施五大行动,落实22条措施,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擘画了庆阳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2023年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庆阳市共接待游客1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328%和321%,较2019年同期增长97%和69%。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为:庆城县周祖陵景区17450人次,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48020人次,华池南梁红色大景区67297人次,环县环州故城景区174456人次。在“双节”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带动下,庆阳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9月29日,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天气晴朗,气温回升,环县环州故城景区开启了“人从众叕”模式,记者从环州故城景区服务中心获悉,首日游客超过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40万元。
在中国西部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绵延不绝的黄土高原。地处西北地区东部、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庆阳拥有足够的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均出土于此。这里又是岐黄之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医鼻祖岐伯曾在庆阳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岐黄故里是庆阳的文化特质。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宋树红主持闭幕式,宣布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圆满闭幕。市委常委、西峰区委书记张希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宏,市政协副主席马启昕出席。副市长史建芳作节会工作总结。
9月28日,由西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陇东民俗博物馆、陇东木艺庆阳古典家具博物馆承办的“庆阳古典家具收藏展”在西峰区博物馆仿古建筑大殿开展。
为提升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影响力,丰富参观市民游客的活动内容,9月26日下午,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和谐庆阳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在庆阳市体育馆门前广场拉开帷幕。
为让更多人了解知晓庆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活动内容,9月27日,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参与香包节的嘉宾,旅行社、旅游杂志、旅游节目负责人,互联网营销师和媒体记者,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田园风光观赏、村落民宅参观、名胜古迹踩线等活动。
9月26日-30日,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体育馆东侧举行。活动分设市内外两个特色农产品展区,共设立标准展位60个,其中:市内展区45个标准展位(苹果24个、羊肉及乳制品6个、食用菌8个、小杂粮4个、中药材3个),市外展区15个标准展位(张掖市、平凉市、铜川市各5个)。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内中庆、金诚果蔬、伟赫乳业、中盛农牧等71家企业,邀请市外登海种业、传祁乳业、建投惠林等19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展销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庆阳食用菌、庆阳小杂粮等290多种农特产品。丰富的产品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