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镇:优化营商“软环境”筑牢发展“硬支撑”
今年以来,宁县和盛镇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全周期跟踪服务、零距离政企对接、全方位环境提升等精准举措,将营商“软环境”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宁县和盛镇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全周期跟踪服务、零距离政企对接、全方位环境提升等精准举措,将营商“软环境”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宁县春荣镇昔沟村的800亩洋姜迎来集中采收。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捡拾、去泥、装袋,一颗颗金黄饱满的洋姜破土而出,映衬着农户喜悦的笑脸。这片曾经的寻常土地,如今因这小小的“金疙瘩”,正为村民们铺就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路。
连日来,在太昌镇多处水毁道路的修复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条条因汛期强降雨而受损的“伤痕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抚平、加固,重新连接起全镇百姓安全便捷的出行网,也连通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宁县气温持续走低。为有效应对严寒天气,切实保障辖区内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宁县多个乡镇在县民政局的统一指导与支持下,积极行动,集中开展“送煤上门”暖心行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近年来,宁县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群体,以“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健康成长”为目标,用政策兜底筑牢保障底线,用创新服务破解养老难题,为全县3.2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温暖贴心的民生保障网,让“夕阳”更红火。
11月17日,“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文物捐赠仪式在宁县博物馆成功举行。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宁县公路段怀着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赤诚之心,用实际行动守护历史文脉,延续文明薪火,将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通明代石碑无偿捐赠给宁县博物馆。
持续强降雨袭击宁县多个乡镇,道路损毁严重,群众出行困难,油区生产运输受阻。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党组织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投入机械设备和人员力量,全力开展道路抢修帮扶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涉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净化油区治安环境,深入推进平安油区创建。近日,宁县瓦斜乡组织开展了全方位、拉网式的涉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
走在宁县城乡的大街小巷,昔日的“脏乱差”正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洁净美”。车辆停放规范、店招整齐统一、街道两侧绿树成荫,公共空间功能日益完善——这一切,都见证着宁县人居环境正在发生的美丽蜕变。而变化的背后,是全县上下全力推进“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的持续努力。
近年来,宁县立足县情优势,将草畜产业作为全县“六大产业”之一,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倍增效益”的思路,着力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全县畜牧养殖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寒意渐起。在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桂花塬林场芦邑庄管护站的密林深处,一座十余米高的瞭望塔巍然矗立,如同一位沉默的哨兵,守望着脚下的无边林海。
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全省项目谋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等内容;听取了全县“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全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等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了项目用地审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等事宜。
在良平镇,总投资3000万元的秦陇中药材加工厂,是当地盘活闲置资产进行招商引资的典范。这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企业,不仅实现了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运营,更成为带动一方的“产业引擎”。
近日,太昌镇紧抓秋收农忙全面结束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了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的热潮,多措并举推动镇容村貌持续焕新。
随着秋冬季森林防火期的到来,宁县林管分局各林场全面进入戒备状态,通过强化巡山护林、严密监测预警、广泛宣传动员、压实防火责任等多项举措,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构筑坚实的秋冬季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山海情深,“医”路同行。为响应国家东西部对口支援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基层倾斜,天津市河东区常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治医师李晶晶,跨越千里扎根宁县中医医院,通过“输血”与“造血”并举,让先进医疗技术真正惠及当地百姓,用专业与热忱搭建津宁健康桥梁,助推宁县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