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护矛龙头斗 一矛一斗见军威——宁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赴外参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充分展示我县古代青铜器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密码,让更多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近日,宁县博物馆馆藏夔龙纹铜矛、汉龙头柄铜鐎斗2件(套)文物赴外参加平凉市博物馆举办的“古豳遗珍·赫赫光华”——庆阳古代青铜器联展。
近日,走进宁县社会福利院,一幢幢开放式廊桥相连的庭院错落有致地出现在记者面前,这里环境幽静整洁,综合楼、生活楼、餐厅洗衣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在阳光明媚的庭院中,轮椅上的老人们正享受着和煦的日光浴;康复理疗室内,专业护理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个性化的按摩康复训练;书香四溢的阅览室里,几位银发读者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海之中;而棋牌室则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观战的老人们正为棋局中的精彩对弈会心微笑。整个福利院处处洋溢着舒适惬意的氛围,老人们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正是这里优质养老服务的最佳见证。
近年来,宁县始终将民生工作置于发展首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其中,如何让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衡量这份民生答卷温度与厚度的关键一环。带着这份关切走进宁县社会福利院,答案,就写在老人们安详的面容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树立抵制高额彩礼,提倡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带动更多乡亲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9月25日,宁县“欢歌庆丰收·同心迎国庆”文艺演出暨“移风易俗·共创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主题活动在新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行。文艺演出队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小品、快板等为载体,将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理念融入其中,为村民带来一场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意义的文化盛宴。
他热爱中医,勤研中医药经典精髓,用精湛的中医医术为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是当地群众眼里的“名中医”;他以解除患者疾苦、守护百姓健康为己任,传承岐黄之术,弘扬中医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仁心仁术”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宁县人民医院医师左钊钊。
9月24日,中秋佳节与国庆双节临近之际,宁县社会福利院一改往日的宁静,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宁县印象家苑中餐店特邀旗袍秀协会、李瑞珍团队及瑜伽学校老师,与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齐聚一堂,开展“中秋送温暖、陪伴暖夕阳”公益活动。
在宁县人民医院,有一位深受患者信赖和同行敬重的医生——中医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于发平。他扎根基层27年,坚持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为路径,为数以万计的心血管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督查组先后到米桥镇屈家村、老庙村硬化道路项目,平子镇吕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早胜镇北街新建公共厕所项目,太昌绣球菌(食用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项目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情况。
会议指出,全体援派干部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感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摆脱贫困、“山海协作”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生动实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23日,宁县湘乐镇以“庆丰收 迎国庆 品辣韵 享文旅”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系列活动正式开幕。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走进位于宁县南义乡刘寨村的庆阳顺和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柴胡种植基地,一棵棵柴胡苗在风中摇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近日,中村镇邓家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募集绘本、科普类图书等200余册,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500余件,为邓家小学50余名学生送上“成长礼物”,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走进活动现场,浓郁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火红的辣椒串成串、金黄的玉米装满筐、鲜红的苹果散发着香甜,土蜂蜜、羊肚菌、黑木耳、白瓜子等农特产品整齐陈列,不仅是九岘乡特色农业的“亮眼成绩单”,更引得现场群众驻足观看、询问。为帮助农产品拓宽销路,活动专门设置“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网络促销”专区。“干部+新农人+农民”组成的带货团队,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开启直播带货,围着手机镜头热情介绍产品,让大山里的优质农货“搭上”电商快车,直达消费者手中。
他躬身临床近40年来,数项成果弥补我县中医药空白;他无私传教,为宁县中医事业培养一批批技术骨干;他退休仍贡献余热,继续坚守在临床一线……他就是全国基层名中医、宁县中医医院知名中医李天录。
近年来,宁县持续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淤地坝建设项目,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淤地坝36座,其中:大型坝 29 座、中型坝 7 座,分布在新庄、太昌等 11 个乡镇,总控制面积 251.26平方千米;,总库容 1869.09万立方米;,每年可拦蓄泥沙 122.37万吨,为宁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
宁县充分发挥乡村就业工厂在吸纳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既盘活了农村劳动力,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金秋时节,宁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在房前屋后、农家院落铺开一片又一片金色的玉米,绘就了一幅灿烂夺目的“晒秋图”。蓝天之下,金黄满地,呈现着秋日最动人、最饱满的“丰”景。
9月15日,宁县人民法院召开保密警示教育会,教育引导干警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工作能力水平,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乡村教师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知识和爱心点亮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未来。在宁县南义初级中学,就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用25年的坚守与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结出了累累硕果,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他,就是南义初级中学地理教师—夏涵秀。
近年来,宁县按照“一站一案、一站一策”“会、站、家”一体化要求,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建设,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遮风避雨的“避风港”、短暂歇脚的“充电站”,更成为彰显城乡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温暖的文明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