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草沟:兰州北山上的一抹褶皱
马草沟,或许连老兰州人都不一定知道的一个地方,它的确切位置在兰州安宁区九洲台,兰雅亲河湾西侧。
阅读余华的《鲜血梅花》,是既定的事情。因为从年初就开始的余华文集阅读已经进行三个月了,到现在也是应该读到《鲜血梅花》了。
流金岁月,淌在三八。天空荡漾芬芳女神的故事,翻开历史的页码,生活破碎,却总会有那么几位女性将生命不断书写,在生她养她的土地上沸腾流芳。
春分,是春天的中点,也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节点。在这一天,昼夜平分,阴阳调和,万物复苏。古人以诗为笔,以春为纸,写下了无数关于春日的篇章。这些诗作,或描绘春光的明媚,或抒发春思的缠绵,或感叹春日的短暂,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2018年在兰州读大学的我听说家门口的土路要硬化的消息,脑海里又浮现出小时候爸爸用自行车载我穿梭在宁县早胜镇大庄村这条土路上的的身影。“爸爸,你骑慢一点,颠的我屁股疼”,曾经,这条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季,路面泥泞,车辆不能行驶,行人更是举步维艰,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瞬间这一消息又成为附近村民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那年修前面路的时候,都怪赵老爹非拦着不让挖他家门口”“就是,就是,为了他门口那两棵树,害的我们这几年走哪都不方便”“现在国家对咱农村公路的建设重视,政策也好,现在建好,后续还
公路在我们的脚下延伸,像岁月的长河无尽奔腾,似一条巨龙伏在广袤的黄土大塬上,连接着山川与平原,每一条公路,都有我们的辛勤付出,都藏着我们的梦想。
地名是民族文明史的记录和见证,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地名不仅标识着不同种类的地理实体,而且还承载着普通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考证地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背景,理清地名历史脉络,探寻古老地名和传统地名生命力犹存的真谛,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古邑1庆阳,史称北豳2。不窋3兴周,民赖其庆,城筑山南,厥4邑肇创5。北控贺兰6,南接泾渭7,东抵延安,西临固原。关辅8藩篱9,上承畿甸10;三边11喉襟12,远抗紫塞13。红色圣地14,岐黄15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数算枢纽16。田肥地茂,岁无灾沴17;冬温夏清,宜耕宜居。
巍巍庆阳,处夏[1]之中,北走紫塞[2]宁蒙,南驰关中巴蜀,咽喉延榆而东望函谷,襟带陇右而西瞰仙海[3],处三省之中逵[4],嵌宁秦之腹心。古为四方必争之地,今则物阜民殷之乡。八县(区)鳞次,封疆蓰倍[5]申沪[6],百乡(镇)棋布,黎民什一[7]雍凉[8]。
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戴花绳、香包,插柳条,吃糯米饭。花绳就是将各种五彩斑斓的线扭到一起,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曾祖父说,花绳是花蛇,戴在手上、脚腕上,就可以把小虫子吓走。
一个文旅IP形象、一本旅游手书、一轴融媒长卷、一张文旅手绘地图、一件非遗礼服、一把小米、一组新编陇东民歌、一幕皮影动漫。随着6月9日庆阳市“八个一”文旅产品对外宣介发布,庆阳让广大网友一见钟“庆”:你的“阳”子真好看。
端午时节,互赠香包,在庆阳已是延续千年的习俗。这一天,如果一个男子能够得到心仪女子亲手绣制的香包,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香包更浓情,没有什么比爱情更芬芳。
数胜迹斑斑,览青史煌煌。溯游踪历历,观紫气层层。天地鸿蒙,挺黄土之脊梁;沧海桑田,呈华夏之曙光。巍巍子午岭,人文初始之地;滔滔四郎河,人猿揖别之场。陕西与甘肃分野,兵家必争之垒;游牧与农耕交织,民族融合之乡。甘陕门户,名满西陲;秦腔秦韵,水连泾滨。
今下午,喜马拉雅又来贺电,说是我的《大宋笔记》进了喜马拉雅的历史排名榜,还截了图发给了我。
上学的时候,感觉工程概论枯燥费脑筋,高等数学玄机更多,这些书很难读懂。大学毕业才发现,什么学科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东西都是简单易学的,唯有人这本书是最难读的。在家里,丈夫读不懂妻子,父母读不懂子女;在职场,员工读不懂上司;在社交场合,读不懂微笑背后的交易。古人云:“人情世故皆学问“,人这本书复杂、多样、个性独特。
镇原老席是镇原当地的传统宴席,过去每逢年头节下、过红白喜事,“吃老席”也就是俗称的“坐席”,是招待客人较为隆重的仪式。而家境好一点的人家,遇到有贵客来访,也要“拾几个碟碟”,以示敬重。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3日下午,共青团庆阳市委在京东(甘肃)数字经济产业园青年之家开展了以“以书为媒 共赴一场春日的‘阅’会”为主题的“青春有约”庆阳青年交友品牌活动(2024年第2期),共24名单身小伙伴参加,品味书香浸润的美好时光,寻觅人生前路的知己与伴侣。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多轮降雪连环而来,冻雨、雨夹雪等各种极端雨雪天气轮番而至。防滑保畅成为这个冬天提及最多的词语,作为一名公路小白,对公路人职责的理解在这轮降雪中愈发清晰。
从前,有个柳树庄。柳树庄东头住着一个小伙子,叫二强,他从小死了父母,给地主三毛家放牛过日子。二强人老实,心也善,常常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柴、担水,村里人都喜欢他。
昨天出去,路过大润发,发现门前广场上设置了一个年货大集,看上去很喜庆,还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不过,之后发现,这种方式,不只一处。起码在兰州还有或很多。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最近,好像是政府主导,在黄河铁桥附近搞了一个黄河市集,火得不得了,看到后,让人有一点恍惚,又有一点穿越。在我的印象中,集市是农村生长的一个东东,为证实,上百度度了一下,确实如此。百度汉语是这么定义集市的:农村集镇中定期或在固定地点集中设摊买卖货物的市场。百度百科是这么写的: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