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山水赋”邂逅天津“海河情”
夏日的陇南,草木葳蕤,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近日,来自天津的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走进陇南,共赏陇上江南之魅力,共绘文旅合作之蓝图。
夏日的陇南,草木葳蕤,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近日,来自天津的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走进陇南,共赏陇上江南之魅力,共绘文旅合作之蓝图。
记者从武威市林草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科学推进“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创新实施工程、公益、产业、光伏、道路、机械等六种治沙模式,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111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掠过陇中高原,定西在岁月的褶皱里舒展身姿。 这片浸润着渭河源头甘露的土地,充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不乏华夏文明千年沉淀的瑰宝。 从苍茫林海到雕梁画栋,从潺潺溪流到艺术殿堂,定西以山水为纸、文化为墨,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文旅长卷。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上,一个个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一次次真诚恳切推介,吸引着与会嘉宾的目光。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08个,签约总金额572.2亿元。
近日,金昌市在成都市郫都区成功举办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辣椒、牧草购销协议3份,签约金额达1.5亿元,为金昌特色农产品进入西南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期间,定西市共签约项目106个,签约金额508.8亿元,涵盖中医药、马铃薯、草畜、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条产业链,实现“含新量”“含金量”双升。
7月7日上午,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天水市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8项,总投资605.31亿元,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平凉市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周密安排部署,落实服务保障,确保“三夏”生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截至6月底,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2313台,收获小麦面积85.38万亩,机收率达99%以上。
夏日的太子山,绿意漫山峦,野花缀草间。长286公里的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蜿蜒盘旋,宛如一条彩色的“绸带”绵延山水之间,串联起积石山、和政、临夏、康乐4县,架起了临夏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桥梁”。
近日,兰州新区推出“无感续证”政务服务新模式,让经营主体许可证延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模式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再造,以“无感”技术充实提升“有感”服务体验,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与人性化推向全新高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7月5日,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办。各方嘉宾齐聚一堂,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处处洋溢着合作的热情与共赢的期待。
签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18个,签约额386.49亿元;签约化工产业链项目12个,签约额128.15亿元;签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项目6个,签约额94亿元……2024年,酒泉市在第三十届兰洽会签约项目56个,签约额724.81亿元。今年1月至5月,酒泉市新续建签约额500万元以上项目535个,引进到位资金344.52亿元,同比增长5.64%;实施省外项目305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91.3亿元,同比增长12.81%,一季度招商引资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欣欣向荣。在祁连山下、黑河岸边,一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发展机遇。近年来,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紧扣“一屏三地”功能定位,扬优聚势,加速追赶,将自身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坚定信心保持韧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篇章。
高技能人才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自金昌市创新建立“银发人才二次开发”机制以来,以金川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率先垂范,通过系统化的返聘机制与配套政策,盘活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富矿”,有效破解了传统技艺传承与关键技术攻关难题,让退休工匠在新岗位上续写职业荣光。
一场时装秀展示了各色别出心裁的非遗剪纸服饰,一曲曲子戏《古地新曲》婉转悠长唱出了非遗新韵,一幕情景说唱《白银乡味》边唱边展示各种本土美食……
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蝶变为“保水、保土、保增收”的“三保田”;荒芜的沟壑蓄起清泉……这幅在黄土高原上绘就的绿富同兴生态画卷,是定西数十年如一日践行“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棚膜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的生动写照。
6月25日,发展中国家光伏扶贫政策与实践研修班在兰州开班。来自孟加拉国、阿塞拜疆、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的27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习。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基因永传承 强国复兴立新功”全省老兵宣讲(陇南)报告会在陇南师范学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