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摘要:记者从1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图强向新,生态增色向好,改革集成向优,民生焕颜向美,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制图:石代学

记者从1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图强向新,生态增色向好,改革集成向优,民生焕颜向美,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5年来,平凉经济总量实现了“三级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突破500亿元、2022年突破600亿元、2024年突破700亿元,跨越3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6.3%,预计今年达到750亿元以上。县域发展实现了“大突破”,崆峒区经济总量超过200亿元,静宁县、华亭市、庄浪县相继迈上100亿元台阶,省级开发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县域经济体量4年累计增加247亿元。

“十四五”时期,平凉聚焦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提速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新增煤炭产能69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86.5万千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跻身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文旅+大康养”产业模式加快构建,“问道崆峒·康养平凉”品牌更加响亮,去年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分别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十四五”时期,平凉跻身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集中开展治污专项行动,修复废弃矿山22万亩,建成绿色矿山19座,完成造林封育95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4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46.1%。深化改革力度,承接落实各类改革事项近1500项,66个改革案例被国省推广;市信用监测评价连续12个月入围西部10强、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落户“三类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46户,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是“十三五”的4.5倍;经营主体较2020年增加3.3万户,“四上”企业净增341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6家、外贸企业45家,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十四五”时期,平凉新增高速公路运营里程393公里,引洮二期配套及应急工程等一批供水保障项目相继建成,新增供水能力7300万立方米。“陇电入鲁”配套电网、西气东输三线过境管道全线贯通;城市品质精细提升,2024年绩效评价位列西北地区第一,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海绵城市典范。乡村建设系统提升。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建和美乡村116个,建成自然村硬化路2000余公里,4500多户群众通过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实现了安居梦;民生改善更具质感,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2%以上,新增医疗机构床位2800多张,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东西部协作考核居全省首位。“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帮办实事近3万件,扶孤助残、真情济困的氛围愈加浓厚。(记者王煜宇)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