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5.72万户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金昌市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已达5.72万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持久的新动能。

武威市多举措擦亮生态底色

记者从武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以祁连山生态保护为核心,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监管治理、推进全域保护等举措,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智慧卫生间 文明小窗口 ——平凉市中心城区公厕“变形记”

七月的平凉,绿意盎然。在市体育馆西侧,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灰白色的外立面搭配奥运竞技元素,造型独特的窗户点缀其中,若不是门口“公共卫生间”的标识,人们很难将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与传统公厕联系起来。

定西 传统农业大市的工业破局

定西 传统农业大市的工业破局

2024年,定西市工业企业总数达200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6户,较2021年净增148户; 2024年,定西市中医药加工、马铃薯加工、矿产加工等3条产业链产值均增长20%以上; 2024年,定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金昌 小麦亩产攀新高

陇原盛夏,麦浪鎏金。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种养循环农业冬小麦示范点内,收割机轰鸣穿梭,饱满的麦穗转瞬完成收割、脱粒等工序。金灿灿的麦粒如流泉般倾泻入仓,粉碎的麦秸均匀还田,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醇香与丰收的喜悦。

武威 “三夏”时节麦收忙

夏日的风拂过祁连山,在石羊河畔的麦田里卷起层层金黄麦浪。“三夏”时节,武威市55.5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小麦收割工作由中部川区向北部沿沙区逐步展开。

小土豆“链”出大产业 全链条铺就振兴路 ——看定西市如何加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

小土豆“链”出大产业 全链条铺就振兴路 ——看定西市如何加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

盛夏7月,陇中大地绿意盎然。黄土高原的田垄间,马铃薯藤蔓翻涌成碧浪,洁白的花朵点缀其间。微风拂过,似在低语,诉说着一场关于土地与希望的产业蝶变。

兰州新区12项改革举措打造高效审批服务体系

兰州新区近日出台进一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实施方案,推出12项改革举措,破解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打造高效审批服务体系。

兰州市聚焦四大重点任务探索绿色发展

记者从兰州市林草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满陇原”行动方案》,兰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绿美兰州”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从“外在美”迈向“内涵美” ——嘉峪关市积极探索城市内涵式发展新路径

关城脚下,古朴城墙雄浑厚重;城区里,高楼鳞次栉比,勾勒出现代城市的崭新天际线;工业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厂房整齐排列,一条条生产线高效运转,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讨赖河穿城而过,两岸翠柳依依、繁花似锦,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灵秀……

河西走廊节水农业显成效

七月的河西走廊,麦浪翻滚、辣椒红透,一场聚焦“节水丰产”的科技盛宴正在田间地头展开。7月14日至1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西走廊主要粮经作物节水丰产优质与适水种植技术”项目中期观摩推进会如期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与农技人员齐聚在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的试验田里,见证干旱区农业的“智慧答卷”。

甘南:优化纳税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合作市税务局聚焦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开业、变更、注销等事务办理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联动宣传辅导,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

金昌:政企协同育动能 新材料项目高效投产

近日,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金昌经开区交出了亮眼的试产成绩单:其年产1万吨镍铜钴高端化工产品项目一期,自今年4月试生产后,两月内产值突破585万元,产能稳步提升,高纯度硝酸镍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为爱“减负” 定西开出“新处方”

“低彩礼、零彩礼”成为新时尚,简约婚丧取代大操大办,定西这场移风易俗的变革,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文/
  • 2025/7/19 10:30:09
  • 定西

第五届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大会在夏河举办

7月17日上午,第五届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大会在夏河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有机肥产业发展开展成果交流,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广泛汇聚智慧力量,共同开发更加丰富的产品。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张掖答卷 ——“四级七天”调解法编织基层治理“过滤网”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张掖答卷 ——“四级七天”调解法编织基层治理“过滤网”

走进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镇综治中心,墙面上两组数据曲线勾勒出基层治理的十年之变:2014年全镇矛盾纠纷调处量287件,到2024年骤降至149件。而同期基层自主化解率从52%攀升至83%。

扎紧制度篱笆 筑牢粮仓根基 ——张掖市以制度创新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扎紧制度篱笆 筑牢粮仓根基 ——张掖市以制度创新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近年来,作为全省主要粮仓的张掖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构建全市“1+1+2+3+N”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6万亩,覆盖全市耕地面积66.4%,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75.9%。其中,配套建成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占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的63.2%。

陇港澳台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武威开幕

本次青少年足球友谊赛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省体育局主办,武威市教育局、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承办。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兰州、武威的5支球队120人参赛,比赛期间还将在武威市区及周边组织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酒泉市:充分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今年2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牵头起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并经十四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各地各部门立足职能积极作为,结合全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安排推动《方案》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推选酒泉市工作做法,供各地各部门学习交流借鉴。

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武威市合力攻坚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过去一年,武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6.1%,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五降一平”,较“十三五”末大幅改善,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数据背后,是武威市近年来大力提升空气质量,一心守护蓝天白云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2025东西部文旅协作暨鲁甘百家旅行商陇南游活动收官

山海相连情意浓,鲁甘携手谋新篇。7月13日至15日,由青岛市政府和陇南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鲁甘情深 山海共赏”2025东西部文旅协作暨鲁甘百家旅行商陇南游主题推介活动,在陇南市宕昌县圆满收官。

庆阳:“机技”协同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时下,庆阳市192.3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行走在广袤田野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在连片麦田中穿梭,履带式收割机灵活转战于山地和小地块,处处一派忙碌的收获景象。

酒泉市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酒泉市锚定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系统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上半年全市新增达规入库企业6户,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452户,全省排名第2位。

武威市 多向发力提质效 优化环境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今年2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牵头起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并经十四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各地各部门立足职能积极作为,结合全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安排推动《方案》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推选武威市工作做法,供各地各部门学习交流借鉴。

武威市老旧小区改造惠及5.7万户居民

记者近日从武威市住建局获悉,武威市深入挖掘老旧小区潜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24个、57254户,完成投资11.71亿元。

陇南“山水赋”邂逅天津“海河情”

夏日的陇南,草木葳蕤,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近日,来自天津的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走进陇南,共赏陇上江南之魅力,共绘文旅合作之蓝图。

盐碱地变成“新粮仓” ——兰州新区积极探索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

田间管理员张志峰踩着沾着露水的田埂,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他的目光在田垄间来回扫视,不时蹲下身子,拨开叶片查看作物根系,眼神里满是期待。

强化科技赋能 打造创新高地 ——兰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兰石装备公司的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公司正在加紧赶制两台新型离子液氢气压缩机国际订单。去年6月,兰石装备公司成功研发离子液气体压缩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氢气压缩机领域,每小时可压缩气体500立方米。这一技术也解决了我国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

从“二重奏”到“交响乐” ——城乡融合发展的金昌实践

从“二重奏”到“交响乐” ——城乡融合发展的金昌实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我省从金昌这个传统的工业城市破题,2023年开始试点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寻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张掖市多举措筑牢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

记者从张掖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按照“稳村、活乡、强县”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固基础、强基层、保基本,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守护好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兰州新区将打造国家级飞机储存维修基地

7月7日上午,兰州新区管委会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携手打造国家级飞机储存维修基地,全面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圈。

武威:创新模式打造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

记者从武威市林草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科学推进“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创新实施工程、公益、产业、光伏、道路、机械等六种治沙模式,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111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兰州市对外贸易与口岸经济招商推介会举行

7月8日,兰州市对外贸易与口岸经济招商推介会在兰州新区举行。来自欧美、中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及国内各省市的160多家知名企业、商会协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发展。

在定西,山水会吟诗,文化能“变现”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掠过陇中高原,定西在岁月的褶皱里舒展身姿。 这片浸润着渭河源头甘露的土地,充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不乏华夏文明千年沉淀的瑰宝。 从苍茫林海到雕梁画栋,从潺潺溪流到艺术殿堂,定西以山水为纸、文化为墨,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文旅长卷。

双向奔赴 做强产业 ——兰洽会嘉峪关市签约金额572.2亿元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上,一个个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一次次真诚恳切推介,吸引着与会嘉宾的目光。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08个,签约总金额572.2亿元。

金昌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

记者近日从金昌市财政局获悉,金昌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探索出系统化路径,创新引领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的系列举措取得突出成效,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嘉峪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今年2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牵头起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并经十四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各地各部门立足职能积极作为,结合全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安排推动《方案》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推选嘉峪关市工作做法,供各地各部门学习交流借鉴。

金昌赴蓉招商签约1.5亿元

近日,金昌市在成都市郫都区成功举办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辣椒、牧草购销协议3份,签约金额达1.5亿元,为金昌特色农产品进入西南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定西市签约项目106个金额508.8亿元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期间,定西市共签约项目106个,签约金额508.8亿元,涵盖中医药、马铃薯、草畜、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条产业链,实现“含新量”“含金量”双升。

打造“全域无垃圾”和美家园 ——甘南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红榜——迭部、临潭两县公路沿线、村头村尾较前两个月相比环境卫生整治有很大提升;玛曲、夏河、临潭三县积极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更新设施设备,补齐垃圾末端处置短板,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兰州牛肉拉面企业拓展海外市场,7月7日上午,由兰州市政府主办,兰州市商务局、永登县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配套活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在兰州举行。省市有关部门、驻外商务代表处、商协会、海内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有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活动。

金昌市资源循环利用率再创新高

金昌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点,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持续巩固国家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果,加速推进金昌经开区大宗固废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成功构建起尾矿、冶炼渣、磷石膏等8条细分固废资源化利用链条,形成由3家链主企业引领、20余家规上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产业链27个重点项目正全力推进,铜冶炼渣、粉煤灰等主要固废基本实现“吃干榨尽”。

兰洽会天水市签约项目98项总投资605.31亿元

7月7日上午,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天水市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8项,总投资605.31亿元,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平凉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平凉市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周密安排部署,落实服务保障,确保“三夏”生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截至6月底,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2313台,收获小麦面积85.38万亩,机收率达99%以上。

临夏州:旅游大通道串起好风景

夏日的太子山,绿意漫山峦,野花缀草间。长286公里的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蜿蜒盘旋,宛如一条彩色的“绸带”绵延山水之间,串联起积石山、和政、临夏、康乐4县,架起了临夏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桥梁”。

兰洽会兰州新区签约项目76项金额426亿元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期间,兰州新区共签约产业项目76个、签约额426亿元。

“无感续证”提升“有感服务”

近日,兰州新区推出“无感续证”政务服务新模式,让经营主体许可证延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模式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再造,以“无感”技术充实提升“有感”服务体验,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与人性化推向全新高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 文/
  • 2025/7/8 10:05:56
  • 服务
筑巢引凤 近悦远来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筑巢引凤 近悦远来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7月5日,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办。各方嘉宾齐聚一堂,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处处洋溢着合作的热情与共赢的期待。

狠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 ——酒泉市聚焦产业链持续加力招商引资

狠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 ——酒泉市聚焦产业链持续加力招商引资

签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18个,签约额386.49亿元;签约化工产业链项目12个,签约额128.15亿元;签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项目6个,签约额94亿元……2024年,酒泉市在第三十届兰洽会签约项目56个,签约额724.81亿元。今年1月至5月,酒泉市新续建签约额500万元以上项目535个,引进到位资金344.52亿元,同比增长5.64%;实施省外项目305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91.3亿元,同比增长12.81%,一季度招商引资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

强龙头 补链条 聚集群 ——酒泉市全力打造“亿千瓦级世界清洁能源谷”

酒泉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可开发量达1亿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达10亿千瓦。作为甘肃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主战场之一,发展好新能源产业,酒泉的条件得天独厚、使命刻不容缓、担当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