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优化驱动总量跃升 ——庆阳市挑大梁作标杆交出中国式现代化优秀答卷

摘要: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时间点回望,这五年,对庆阳革命老区来说,既有乘风破浪、坚韧不拔的勇毅,也有踔厉奋发、实干争先的豪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中国式现代化优秀答卷。

庆阳新貌。(陈飞)

环县毛井镇新能源项目基地。(王启宁)

高铁高速横穿庆城卅铺镇四十铺村。(王世军)

甘农蘑力食用菌全产业链双孢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人采摘双孢菇。(李卿)

庆城县戈尔电梯智能化生产车间。(王志龙)

宁县中村镇万亩粮食产业高效示范区。(俄少飞)

华能正宁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路建龙)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资源调度区。(陈飞)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时间点回望,这五年,对庆阳革命老区来说,既有乘风破浪、坚韧不拔的勇毅,也有踔厉奋发、实干争先的豪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中国式现代化优秀答卷。

全市生产总值在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省除兰州外的首个千亿级市州,后连续三年增量以百亿级跃升,预计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13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年均GDP增速6.3%左右,居全省前列,超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关键性指标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与“十三五”相比,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216元、3778元,年均增长5.6%、8.0%,呈现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跃升的良好态势;

…………

“十四五”以来,庆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庆阳提出的“挑大梁、作标杆”工作要求,坚持不懈抓项目、扩投资、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多能互补多点支撑 聚力建设国家级综合能源化工基地

庆阳是油煤气风光电耦合伴生、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是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规划重点区域,也是国家能源战略重要接续区。

“十四五”以来,庆阳市以强工业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国家级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全力推动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化开发,着力构建“传统能源为基、绿色能源为翼、高端化工为擎”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产业扩量提质、延链补链,装备制造突围突破、向新向智,工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资源型向多元化、高端化的历史性转变。

聚焦传统能源开发,全面建成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今年产量将达到1230万吨,原油产量占全国产量5%以上,庆城10亿吨页岩油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页岩油开发示范区。亿吨级清洁煤炭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建成产能1930万吨,在建产能1800万吨。百亿方级天然气生产基地协同并进,“气化庆阳”主干输气管网即将建成,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31.7%,今年产量将达到10亿立方米,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应急调峰中心和氦气储备基地。

聚焦绿色能源发展,建成千万千瓦级清洁电力基地,预计全年发电超110亿千瓦时,较“十三五”末翻了七番。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加速建设,陇电入鲁工程甘肃(庆阳)段外送电力超100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绿电聚合项目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提供了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风电设备、储能电池等产业正在形成,氢能示范基地全面启动,加氢站、氢能公交、氢气提纯等全产业加速布局。

围绕油煤气转化,庆阳石化原油加工量稳定在330万吨,瑞华天然气提氦、宏大双氧水及吗啉、绿源伴生气利用等一批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同欣轻烃深加工项目将于2026年投运,寰泰钒电解液项目计划今年年内建成,特别是投资超千亿的中煤“煤电化新”一体化项目正在推进,为产业延链补链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327.44亿元增加到当前的532亿元,增长62.5%。

竞速赶超聚能成势 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

2021年12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启动,甘肃被纳入国家枢纽节点布局,庆阳市承担建设任务。同时,作为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庆阳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工程于一体的地级市。

“十四五”期间,庆阳市坚持把“东数西算”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平台、最大增量,加快建园区、落项目、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持续拓展“人工智能+”新产业、新场景,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

截至目前,占地1.7万亩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加速建设,并提速建设10个万卡集群,与28个城市聚焦智算合作成功“结对子”,成功签约智谱清言、Kimi、金山云等一大批数字经济企业。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荣登全国算力园区20强榜首,庆阳市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城市。

当前,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等6座高功率智算中心已建成投用,算力消纳对象覆盖汽车无人驾驶等多个行业。庆阳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3.66万架,算力从不足百P通用算力快速拓展到超7.4万P智算能力,且全部实现投用即消纳。今年年底,将实现机架、算力“双十万”和投资、产值“双百亿”目标。

从“赶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角色转换、从“一张白纸”到“数算枢纽”的华丽蝶变,庆阳已成为全国增量大、增速快、智算化比例最高、消纳最充分的枢纽节点和数据集群。

算力前端连着电力,后端连着应用。庆阳市坚持算力带动、场景驱动,用算力催生新业态、新生态。率先打造我省首个低空经济城市,并在宁县建设低空经济小镇,落地一批无人机生产线。带动制造业迅速发展,易事特、超芯电缆等企业相继投产,首批“庆阳造”信创计算机整机下线,庆阳获批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算力+制造”带动多业协同的现代工业体系加速构建,呈现出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的良好态势。

三元双向农旅融合 整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我省的1/7和1/8。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庆阳市大力推进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2024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32.47亿元、14200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35.7%、36.3%;2025年一产增加值将突破14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3.4%。

围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庆阳市创新实践了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促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在三个产业之间转化利用、双向闭合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引领整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作物秸秆、苹果剪枝、畜禽粪便、菌糠菌渣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91.6%、65%、83.5%和95%。“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围绕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庆阳市大力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提质改造、百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四大工程”,牛羊猪鸡存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肉鸡出栏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位,食用菌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宁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镇原县建成西北最大的白羽肉鸡产业基地,环县成为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西峰区等三县区生猪存栏达到10万头以上,特色产业贡献农民收入较2020年增加3340元。

围绕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庆阳市用心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产业园5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4个,引培龙头企业389家,建成畜禽屠宰、果品分选、蔬菜冻干等精深加工生产线31条,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较202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入选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圣越农牧、中盛羊业、庆阳正大入选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甘肃民营企业100强”。

此外,当地按照“以文塑旅、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深度融合”思路,加快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民成为“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总结推广环县庄子峁成功经验,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32个,西峰毛寺、华池荔园堡、镇原梁韩等6个村被认定为全国文明村,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优化环境招企兴业 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跻身全国前列

在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结果中,庆阳市综合信用指数89.83,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二十七位,较2024年同期上升80个位次。

信用状况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庆阳市将“诚信庆阳”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创新开展“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千名干部帮千企”、“营商环境红黑榜”等一系列活动举措,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损害“诚信庆阳”建设和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的社会共识更加凝聚,“庆阳人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正在从信心决心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现实。

随着“诚信庆阳”的持续深化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庆阳市坚决有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着眼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创新组建市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确定市直部门19个主办科长为手续办理专员,聘请15名退休干部为落地专员,全程盯办代办帮办前期手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闭环式”帮办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十四五”以来,全市共签约项目1588个,签约额5211.15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926.74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省前列。

着眼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开展“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和一把手“走流程”体验行动,持续压减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将一般类项目落地时限压缩至120天,化工类项目压缩至153天,项目总体落地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环评手续仅用51天获批,创下全省化工项目环评审批最快纪录;庆阳超芯电缆项目用时53天完成所有前期手续并开工建设,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着眼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采取容缺受理、专班保障、常态化调度等抓促服务方式,创新开展全员招商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企业集群迅速形成,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6174户、签约1478户,金山云、秦淮数据、京东科技等469户企业在庆阳注册成立子公司。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2024年招商引资成效考评和招商引资企业满意度评价中,庆阳市均位居全省之首。(安志鹏)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