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定西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全域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通过全媒体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积极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

金昌市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今年以来,金昌市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聚焦项目谋划、要素保障与服务优化协同发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白银市城镇新增就业1.14万人

记者近日从白银市人社局获悉,白银市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完善政策体系,紧盯重要节点,突出重点群体,力保全市城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至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4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39万人。

政府铺“赛道” 企业加力跑 ——金昌市与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携手探索资源就地循环利用新模式

2021年,龙佰集团在金昌市成立了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启动实施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40万吨合成金红石项目。

绿进沙退 生态蝶变 张掖市多措并举加大防沙治沙力度

绿进沙退 生态蝶变 张掖市多措并举加大防沙治沙力度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河西走廊沙漠边缘阻击战主战场定位,坚持流域系统治理观念,统筹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科学把握区域、规模、树种、密度要素,因地制宜选择修复措施,构建完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林网带,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呈“双缩减”态势,“绿进沙退”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深化,防沙治沙成效明显,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陇中 “药都” 的传承创新发展三重奏 ——看定西市如何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陇中 “药都” 的传承创新发展三重奏 ——看定西市如何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多年来,定西市着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质量监管,有力推动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

陇南市“甘味”农特产品招商推介会在京举行

日前,陇南市“甘味”农特产品招商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会展中心举行,花椒、中药材、橄榄油、茶叶等60余类400多种陇南农特产品亮相首都,提升了当地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更多优质土特产“走出去”。

兰州市前五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百分之六点四

记者从兰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市以实施强省会行动为主线,以项目“双进双产”为抓手,以“百项千亿工程”为牵引,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1月至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6.4%。

武威多举措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今年以来,武威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创新方法举措,强化协调服务,持续擦亮“天马易办,诚信武威”营商环境品牌。截至目前,营商环境便利度监测评价持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最新排名列全国地级市第9位。

平凉:让城市变成一块会“呼吸”的海绵

什么是海绵城市?简单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水挤水,仿佛在一呼一吸间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收集与利用。

定西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全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采取基层首诊牵引、县域医共体支撑、支付方式保障等措施,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

兰州新区:产城融合绘就宜居新画卷

近年来,兰州新区聚焦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区域产业链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强力推进创新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城。

张掖 “河湖长制”绘就岸绿景美新画卷

夏日,临泽县平川镇平川村黑河奔涌,岸绿景美。村级河长王帅正通过“甘肃河湖长制”客户端,实时记录巡河时间、线路轨迹等信息。

平凉 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

清晨6点半,平凉市崆峒区西门口老年食堂里,就飘散着鲜肉包子的香味,厨师王科翻搅着小米粥,案板上摆着刚切好的青笋丝。

90倍速的发展密码 ​——兰州新区产业向新工作综述

90倍速的发展密码 ​——兰州新区产业向新工作综述

站在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连片的现代化厂房与星罗棋布的生态公园交相辉映,一座国家级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上生长——从盐碱荒滩上崛起的兰州新区,用十多年时间将经济总量扩张近90倍,在西北大地上书写着“新区速度”。

定西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定西市构建卫生健康信息化体系,推动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精准化、行业监管智能化,以数字引擎驱动健康定西高质量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的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8年至今,已汇聚电子病历1947.58万份、健康档案280.41万份,累计业务数据量达到15.32亿条。

甘南:党建引领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年来,甘南州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在宣传引导中转变群众观念,在组织推动中凝聚各方力量,在党员示范中带动群众参与,文明画卷在甘南大地徐徐展开。

天水伏羲庙景区配套项目全面竣工

为迎接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天水市伏羲庙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项目历经四年建设,现已全面竣工。其中,停车场已于今年“五一”期间开始试运营,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也于6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

兰州探索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新模式

兰州市以林业碳汇开发为突破口,推进碳汇林建设,聚焦“强基固碳、智慧管碳、专业易碳、产业用碳、金融助碳、全民惠碳”六个方面,探索出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为全省林草碳汇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兰州模式”。

植树固沙护绿洲 ——武威市治沙造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见闻

夏日,记者一行来到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车沿山路盘旋而上,绿色是整个山区的主色调。

天水市伏羲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1日在天水市隆重举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水市持续深挖伏羲文化内涵,加快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青春远足砺壮志 红色足迹映初心 ——平凉市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三大主力是在哪里会师吗?”平凉四中七年级思政课教师石辛炜的问题,拉开了研学活动的序幕。

畅游九色甘南 共享心灵之旅 ——2025甘南文旅全球媒体发布活动举办

6月10日,甘南州“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活动推进会暨“圣境甘南·心灵之旅”2025甘南文旅全球媒体发布活动在合作市举办,媒体记者、网红达人走进甘南、推介甘南,为甘南文旅产业发展助力。

兰州多措并举织密困境儿童关爱保障网

记者从兰州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兰州市依托“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构建起涵盖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物质帮扶、精神滋养于一体的立体化儿童关爱体系,为困境儿童撑起成长“保护伞”。全市结对干部主动与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结对,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1418次、走访探视 6939次,落实政策6172件,帮助解决困难3749个,帮办实事4359件,资助资金93.2万元。

金昌市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金昌市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创新模式、数字赋能与精准法律服务为抓手,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竞相发展勇争先 ——平凉市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竞相发展勇争先 ——平凉市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夏日的平凉,从城镇到乡村,从项目现场到田间地头,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涌动着发展热潮。

白银 以奋进之姿跃上新台阶

白银 以奋进之姿跃上新台阶

1956年,随着震惊世界的白银万吨级矿山大爆破,一座因矿得名、因企设市的工业城市新星在西北的戈壁滩上冉冉升起,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的序曲在这里唱响,创造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开启了“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子”的漫漫成长路。

平凉市着力提升公务员考核质效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平凉市坚持将公务员考核与服务中心大局、落实减负要求、激励担当作为紧密结合,切实提升考核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

金昌探索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日前在金昌市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广场盛大启幕。“龙首魂”主碑与跃动的数字代码光影交织,展现了工业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魅力,也照亮了金昌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武威建成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控尘林草带

记者从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扎实推动“三北”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已建成环绿洲防风固沙控尘林草带518公里,全市风沙线整体回退10公里至30公里。

甘南州推行“信易+政务”构建信用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甘南州扎实推进“诚信甘南”建设,积极创新构建“信易+”多元应用体系,通过信用赋能,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

兰州市优化机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记者从兰州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市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导向,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同比增长32.4%,占全省认定总量的41.9%,认定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兰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367家,占全省比重提升至36.6%,较上年末提高3.2个百分点,龙头引领和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抗旱减灾护粮安 ——平凉市抗旱保收一线见闻

在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军张村的田野上,两架植保无人机掠过青黄相接的麦梢,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文旅融合竞芳菲 ——临夏州文旅融合发展见闻

当第一缕晨曦穿过炳灵寺石窟的飞天长袖,八坊十三巷的老茶肆已飘出盖碗茶的醇香,齐家文化博物馆的玉琮在展柜中流转着四千年前的光泽……临夏,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正以“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崭新姿态,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文旅协奏曲。

兰州新区 “鲜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早,薄雾未散,走进兰州新区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温控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香。采花工人两人一组,手持剪刀,穿梭于芍药丛中进行采摘。

金昌市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金昌市近期全力推进2025年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以扎实举措推动政务服务改革深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快捷。

武威市高标准推进劳务输转

记者从武威市人社局获悉,武威市持续健全精准高效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稳定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为主线,高标准推进劳务输转,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0.39万人,12.06万名有输转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应转尽转,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武威市多举措推进噪声污染综合治理

记者从武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武威市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通过构建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民生保障、社会共治的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提升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能力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金昌 深化医改破解“看病难”

作为全国首批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金昌市自2023年起以金昌市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金昌市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起“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资源重组、智慧赋能、人才流通三大创新,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同心筑梦映祁连 飞天故里石榴红 ——酒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纪实

同心筑梦映祁连 飞天故里石榴红 ——酒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纪实

祁连山下,在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观赏民族特色歌舞、服饰表演、非遗技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张掖市建成国家级沙尘暴全自动定位观测站

近日,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在临泽县平川镇北部干旱荒漠沙化区完成首个国家级沙尘暴全自动定位观测站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

走在前 干在先 打好生态保护主动仗 ——武威市全面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走在前 干在先 打好生态保护主动仗 ——武威市全面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武威地处全国生态格局“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境内长达654公里的风沙线上有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64.2%、46.7%,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戈壁钢城的“绿色答卷” ——嘉峪关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观察

戈壁钢城的“绿色答卷” ——嘉峪关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观察

漫步在嘉峪关市区,道路宽敞整洁,花香四溢,绿化条带整齐划一,处处都是生态和谐的图景;

把“呼声”变为“掌声” ——白银市依托“微治理”“精服务”打造基层善治新样板

把“呼声”变为“掌声” ——白银市依托“微治理”“精服务”打造基层善治新样板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行走在白银市的市区街巷、乡村街道,“党建红”换来了孤寡老人们用餐时的笑脸,“志愿蓝”变成了社区居民“心愿树”上绽放的希望,综治中心大屏跳动的数据,显示了各下辖社区的民生事项……这些鲜活的治理实践,映照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

庆阳 党组织“跨村联建”引领乡村振兴

2022年以来,曲子镇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西沟村为主体,采取“帮党建、带出好班子,帮发展、带出好产业,帮治理、带出好村风”的方式,结对帮带周边10个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

武威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三百四十万亩

近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公布了2024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结果,武威市再次入围全省4个激励市,古浪县、凉州区再次入围全省10个激励县,获得激励资金1100万元。这是继2023年度获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后,武威市及古浪县、凉州区再获全省评价激励。

武威市首届幼儿足球嘉年华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欢乐与活力。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身着统一队服,在老师的带领下,精神抖擞地步入绿茵场。充满韵律的幼儿足球操率先点燃全场热情,小小身影伴随着动感音乐整齐跳跃,萌态十足又活力无限。

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盛会 ——庆阳市成功举办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盛会 ——庆阳市成功举办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荷包香飘世界,民俗绽放异彩。5月29日至6月2日,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盛大举行。这场以“香约庆阳·包容天下”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4个国家和国内30个省区市的1200余家展商参展,现场观展群众102.39万人次,实现总销售额6832.26万元;累计吸引市内外游客33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26.1%。其间,举办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96亿多元。

临夏州 文明婚俗为爱减负

“高额彩礼会影响子女的生活质量,甚至两个家庭的关系。我们应该共同抵制高额彩礼……”近日,东乡县在奔驰沟观景平台举办“准丈母娘话新风”主题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群众转变婚嫁观念,倡导文明新风尚。

平凉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流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美丽平凉建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