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定西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全域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通过全媒体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积极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定西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全域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通过全媒体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积极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新生态。
今年以来,金昌市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聚焦项目谋划、要素保障与服务优化协同发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记者近日从白银市人社局获悉,白银市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完善政策体系,紧盯重要节点,突出重点群体,力保全市城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至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4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39万人。
记者从兰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市以实施强省会行动为主线,以项目“双进双产”为抓手,以“百项千亿工程”为牵引,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1月至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6.4%。
什么是海绵城市?简单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水挤水,仿佛在一呼一吸间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收集与利用。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全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采取基层首诊牵引、县域医共体支撑、支付方式保障等措施,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
近年来,兰州新区聚焦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区域产业链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强力推进创新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城。
夏日,临泽县平川镇平川村黑河奔涌,岸绿景美。村级河长王帅正通过“甘肃河湖长制”客户端,实时记录巡河时间、线路轨迹等信息。
清晨6点半,平凉市崆峒区西门口老年食堂里,就飘散着鲜肉包子的香味,厨师王科翻搅着小米粥,案板上摆着刚切好的青笋丝。
记者从定西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定西市构建卫生健康信息化体系,推动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精准化、行业监管智能化,以数字引擎驱动健康定西高质量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的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8年至今,已汇聚电子病历1947.58万份、健康档案280.41万份,累计业务数据量达到15.32亿条。
近年来,甘南州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在宣传引导中转变群众观念,在组织推动中凝聚各方力量,在党员示范中带动群众参与,文明画卷在甘南大地徐徐展开。
为迎接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天水市伏羲庙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项目历经四年建设,现已全面竣工。其中,停车场已于今年“五一”期间开始试运营,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也于6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1日在天水市隆重举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水市持续深挖伏羲文化内涵,加快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金昌市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创新模式、数字赋能与精准法律服务为抓手,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1956年,随着震惊世界的白银万吨级矿山大爆破,一座因矿得名、因企设市的工业城市新星在西北的戈壁滩上冉冉升起,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的序曲在这里唱响,创造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开启了“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子”的漫漫成长路。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平凉市坚持将公务员考核与服务中心大局、落实减负要求、激励担当作为紧密结合,切实提升考核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活力。
“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日前在金昌市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广场盛大启幕。“龙首魂”主碑与跃动的数字代码光影交织,展现了工业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魅力,也照亮了金昌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记者从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扎实推动“三北”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已建成环绿洲防风固沙控尘林草带518公里,全市风沙线整体回退10公里至30公里。
记者从兰州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市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导向,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同比增长32.4%,占全省认定总量的41.9%,认定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兰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367家,占全省比重提升至36.6%,较上年末提高3.2个百分点,龙头引领和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当第一缕晨曦穿过炳灵寺石窟的飞天长袖,八坊十三巷的老茶肆已飘出盖碗茶的醇香,齐家文化博物馆的玉琮在展柜中流转着四千年前的光泽……临夏,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正以“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崭新姿态,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文旅协奏曲。
金昌市近期全力推进2025年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以扎实举措推动政务服务改革深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快捷。
记者从武威市人社局获悉,武威市持续健全精准高效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稳定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为主线,高标准推进劳务输转,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0.39万人,12.06万名有输转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应转尽转,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记者从武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武威市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通过构建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民生保障、社会共治的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提升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能力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作为全国首批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金昌市自2023年起以金昌市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金昌市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起“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资源重组、智慧赋能、人才流通三大创新,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2年以来,曲子镇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西沟村为主体,采取“帮党建、带出好班子,帮发展、带出好产业,帮治理、带出好村风”的方式,结对帮带周边10个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
近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公布了2024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结果,武威市再次入围全省4个激励市,古浪县、凉州区再次入围全省10个激励县,获得激励资金1100万元。这是继2023年度获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后,武威市及古浪县、凉州区再获全省评价激励。
“高额彩礼会影响子女的生活质量,甚至两个家庭的关系。我们应该共同抵制高额彩礼……”近日,东乡县在奔驰沟观景平台举办“准丈母娘话新风”主题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群众转变婚嫁观念,倡导文明新风尚。
记者日前从平凉市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流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美丽平凉建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