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实施飞防作业 护航秋粮丰收

摘要:初秋时节,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黄金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为有效应对玉米生长后期的病虫害威胁,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武威市全面启动无人机统防统治作业,护航秋粮稳产丰收。

初秋时节,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黄金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为有效应对玉米生长后期的病虫害威胁,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武威市全面启动无人机统防统治作业,护航秋粮稳产丰收。

8月21日,记者在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下河子村千亩玉米种植基地看到,集中连片的玉米田如绿色地毯铺展在大地上,玉米植株茂盛挺拔,沉甸甸的玉米棒挂满茎秆……

在不远处的飞防作业现场,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两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人员操控下,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轨迹来回穿梭,雾状的农药从机体喷出,精准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面上,形成一道雾帘。短短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数亩玉米田的喷洒任务,整个过程快捷又高效。

“以前大田玉米病虫害防治全靠人工打药,一天最多也就喷十多亩,费时费力,还不均匀。现在用无人机,1小时就能完成上百亩喷洒作业,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玉米种植大户吴贵年说。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人工喷洒方式相比,无人机飞防具有高效、精准、覆盖均匀等显著优势,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用的还是绿色防控药剂,实现了防病虫害、促进生长、提高抗逆性和增产的多重目的,为玉米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连日来,武威市农业农村局构建起“技术支撑+专业服务”双轮驱动体系,农技专家下沉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对无人机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病虫害情况、玉米生长状况等因素,科学精准调配农药配方,制定飞防作业方案,并引入专业化团队,实施无人机规模化作业。

“开展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是武威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市农技部门将持续抓好病虫预警,紧盯红蜘蛛、棉铃虫、玉米青枯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发生动态,密切田间监测调查,及时指导农户科学防控,落实落细‘一喷多促’等措施,确保防控成效。”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峥介绍,全市已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210多万亩次,下一步将全程跟踪飞防作业进展,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筑牢秋粮稳产防线。(记者金奉乾)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