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金昌多项核心经济指标全省领先

今年以来,金昌市深化市企融合,驱动经济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1至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稳居全省市州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排名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8亿元,增长48.1%,总量继续领跑全省。

逐绿前行 筑梦家园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综述

逐绿前行 筑梦家园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综述

清晨,崆峒山云海翻涌,古刹钟声惊起林间飞鸟;午后,泾河岸畔游人如织,口袋公园里孩童嬉笑追逐;黄昏,乡村民宿炊烟袅袅,远道而来的游客品味着静宁苹果的甘甜……在平凉,类似这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已成为日常画卷。

甘南:打造“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北京与甘南,相隔千里之遥,却紧密连接。11月5日,在北京飞天大厦,甘南州人民政府与北京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甘南州文旅产业发展进行交流洽谈,并现场签订大峪沟—腊子口大旅游区交旅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全域共建 产城融合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综述

全域共建 产城融合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综述

崆峒山上云纱漫卷,泾河两岸游人闲适。千年文化与现代康养在此相融,山水静谧与市井烟火彼此交织,勾勒出“问道崆峒・康养平凉”的独特意境,展现平凉市文旅康养产业的蓬勃生机。

黄河之滨的金城答卷 ——“十四五”时期兰州市综合实力全面跃升

黄河之滨的金城答卷 ——“十四五”时期兰州市综合实力全面跃升

“十四五”时期,是兰州市写好“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时代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锚定航向、砥砺奋进的五年;

酒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酒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记者从1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酒泉市紧扣“1246”总体思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先锋引领 汇“流”聚能 ——白银市着力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建议进一步优化党建活动阵地,提升舒适性和功能性”“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借助平台载体开展线上学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前不久,在白银市白银区工农路街道召开的“融入新家园·共建新发展”主题座谈会上,流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气氛热烈活跃。

兰州新区中药材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在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里,黄芪、党参、黄芩等药材迎来采收季,机械穿梭、农户忙碌;食品园区生产车间内,药材经现代技术加工成保健饮料与饮片,产销两旺。从田间采收的“土药材”到车间加工的“优质品”,再到远销海外的“特色货”,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已然成型,绘就出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兰州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兰州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记者从11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兰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四强”行动特别是强省会行动为牵引,纵深推进1139工作部署,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奋进“十四五” 逐梦新征程 ——酒泉市“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巡礼

奋进“十四五” 逐梦新征程 ——酒泉市“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巡礼

“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坚决扛起省委赋予酒泉“率先发展、勇作标兵,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使命任务,紧扣酒泉市委“1246”总体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深耕沃野 兴业富民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综述

深耕沃野 兴业富民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综述

在庄浪县万泉镇的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现代化智能分选线全速运转;崆峒区泾河川区的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内,2700座日光温室里绿意盎然,果蔬长势喜人……这正是平凉市在“十四五”时期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的生动剪影。

蓄势蝶变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十四五”的五年,是平凉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平凉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融入全省发展大局,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厚重提气的精彩答卷——五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亿、600亿、700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将突破750亿元。

一场震撼人心的“绿色革命” ——定西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在甘肃中部,定西,一片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注为“生态极度脆弱区”的土地,曾是千沟万壑、黄土裸露的代名词。人们曾叹息:定西苦瘠,苦在无水,更苦在无绿。

向“新”而行 以“智”取胜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综述

向“新”而行 以“智”取胜 ——“十四五”时期平凉市聚力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综述

从灵台电厂智慧管控中心里为机组满负荷运行响起的雷鸣掌声,到华亭煤业选煤厂“数字驾驶舱”前精准调度的高效静谧,从崇信雨森纸品基地每天数万件“崇信制造”飞向全国的电商包裹,到静宁汽车线束生产线为知名车企配套的精密操作……一幅幅动能澎湃、质效双升的工业图景,展现了这座城市在“十四五”时期聚力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的生动实践。

平凉市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平凉市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记者从1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图强向新,生态增色向好,改革集成向优,民生焕颜向美,经济综合实力提质向上。

金昌市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金昌市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金昌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59亿元,连跨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台阶,正在向700亿元努力迈进,以年均10.4%的增速领跑全省、稳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实现大跨越。

兰州新区打造数字丝路国际贸易创新区

近日,兰州新区数字丝路国际贸易创新区启幕,开启了甘肃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新篇章。

金昌市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金昌市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金昌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59亿元,连跨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台阶,正在向700亿元努力迈进,以年均10.4%的增速领跑全省、稳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实现大跨越。

兰州新区打造数字丝路国际贸易创新区

兰州新区数字丝路国际贸易创新区依托综合保税区现有空间载体改造焕新而成,总面积3万平方米,分为跨境电商产业园、海外综合服务区、企业孵化办公区等功能板块。目前已经入驻阿里巴巴、中检认证、拾焰科技、佰业易路、索莹科技、中大网新、日新国贸等企业70余家,涵盖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以及国际物流、通关服务、检测认证、出海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初步构建起支撑综合保税区多元外贸业态发展的生态体系。

祁连山下的科技小院 ——张掖市联动科研单位发展特色农业

火红辣椒挂枝如焰,金黄玉米压弯秸秆,葱翠芦笋破土而出,绿色有机蔬菜鲜嫩欲滴。张掖市推进科技小院建设,深度联动科研院所,推动在校大学生长期驻点,与专家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构建起集产业培育、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于一体的产学研用合作基地,让红、黄、绿的田间色彩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明注脚。

兰州深化结对关爱行动 织牢织密民生幸福网

记者从兰州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兰州市聚焦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及特困家庭三类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帮扶政策、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持续推动结对关爱行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市县(区)两级1.24万名干部参与结对,覆盖1.35万名关爱对象,累计开展联系交流6.26万次、走访探视3.62万次,帮办实事1.8万件。

托起最美夕阳红 ——白银市建立多维度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

托起最美夕阳红 ——白银市建立多维度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

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老年人聚在一起,下棋、写书法、排练节目,一片祥和的景象;老年餐厅里,60岁以上老人仅用10元钱,就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午餐;居民家中,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各类家居用品,让老年人生活更便捷……

我省“新农人”返乡创业交流学习活动举办

近日,甘肃省“新农人”返乡创业能力提升交流学习活动在庆阳举办,来自各市州及相关县区人社部门、劳务与就业机构负责人,以及甘肃省首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参赛选手等约130人参与。此次活动是全省推进返乡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

海综服(甘肃)平台落户兰州新区

近日,由甘肃省商务厅、兰州新区管委会、甘肃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海外综合服务(甘肃)平台成立暨陇企出海路演活动在兰州新区举办,标志着海综服(甘肃)平台正式落户兰州新区。

酒泉市清洁取暖率达97.5%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酒泉市围绕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进清洁化供热。截至目前,全市集中供热面积3115.12万平方米,清洁供热面积3037万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97.5%,其中肃州区清洁取暖率达100%。

定西市多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定西市深入实施基层治理提升年行动,以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为抓手,统筹群众获得感与治理效能,细化举措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山地智能轨道运输机样机在陇南投放

11月11日,甘肃山地智能高效轨道运输机熟化定型项目样机投放及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在陇南市举行。这是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发展寒旱特色农业、推进农机科技创新的标志性举措,将有效补齐陇南特色产业机械化短板,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破局注入“智慧动能”。

甘南 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加速增长

今年以来,甘南州紧紧围绕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在谋项目上下实功、在争项目上求实效、在督项目上出实招,全面打造新时代“五个甘南”。

量身定“职”聚人才 ——兰州新区外贸电商专场招聘见闻

近日,“‘岗’好有我 ‘职’等你来”专项招聘甘肃系列活动之外贸电商专场招聘活动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火热开展。

以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5年金昌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综述

以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5年金昌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综述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振兴则是文化振兴的“体”。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金昌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有关部门,紧扣“打造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使命任务,着力提振群众精气神、培育农村好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打造绿色算力产业新高地 ——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加力构建“端—云—研—训—用”一体化智算产业体系

打造绿色算力产业新高地 ——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加力构建“端—云—研—训—用”一体化智算产业体系

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进程中,武威正迎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在广袤的戈壁绿洲间,书写着从历史驿道迈向智算高地的新篇章。

金昌市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金昌市紧紧围绕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不断创新招商机制,拓展招商渠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量质齐升。1月至9月,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3个,到位资金378.76亿元,同比增长26.71%。新签约5亿元以上的项目41个,新引进三个“500强”、制造业“500强”、上市公司和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武威沙地中药材地黄首次出口韩国

近日,经兰州海关所属金昌海关监管,武威鸿盈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的13.92吨地黄顺利出口韩国,标志着武威市沙地中药材地黄实现首次出口。此举为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天水 花牛苹果热销海内外市场

近日,经天水海关现场查验合格,一批总重21吨的天水花牛苹果顺利通关,将在7天后抵达印度尼西亚勿拉湾港口。这是今年以来天水发往印度尼西亚的第53批鲜苹果。同时,在去年全国免套袋苹果展评中斩获特等奖的秦安红又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1000吨免套袋苹果,经采摘、分拣后将发往马来西亚。

平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成效

今年以来,平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体系运行效能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平凉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居全省第一方阵,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达91.87,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居第二。

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定西市织密残疾儿童关爱服务网

阳阳是一名“中度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三岁多时,他仍无法喊出“爸爸”“妈妈”,对世界的呼唤几乎毫无回应。父母带他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无法彻底治愈,唯有依靠营养支持、系统康复训练和协同教育,一步步追赶成长的脚步。而长期、持续的康复费用,成了压在这个普通家庭心头的一座大山。

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记者从11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兰州新区锚定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七地一屏一通道”重要工作部署,聚力打造产业升级、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城乡融合、生态宜居、民生幸福“六大高地”,有效应对多重挑战,发展动能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全面跃升、民生福祉全面提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武威 新增企业数及总量均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武威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部署,以优化存量、培育增量、谋划变量为着力点,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户,规上企业总数达到301户,新增数量和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定西 薯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记者近日从定西市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定西市聚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为支撑,全力推动马铃薯和中医药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薯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临夏 聚力推动牛羊全产业链发展

今年以来,临夏州着力构建全州牛羊全产业链“四区一带”发展格局,从政策引领、优化布局、科技赋能、培育主体、集链成群、品牌打造等方面推进牛羊全产业链发展。截至9月底,临夏州牛存栏量72.42万头、出栏量36.40万头;羊存栏量428.15万只、出栏量526.67万只;牛羊规模养殖场766家、规模养殖户5.85万户。

金昌 以“五城”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金昌 以“五城”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河西走廊中部,镍都金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时代蝶变。这座因矿而兴、因企而立的工业城市,如今正锚定“五城”建设的宏伟蓝图,在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勇当先锋,书写着资源型城市创新突围的生动篇章。

张掖 商务经济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张掖市聚焦“一屏三地”功能定位,立足商务工作“三个定位”,全面扩内需促消费,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推动商务项目建设落地,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37亿元、同比增长7%,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404亿元,同比增长29.7%,排名全省第五。

白银 有色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白银市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不断促进传统产业链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有色稀土产业呈现增量扩大、结构升级、动能强劲、能级质量齐升的良好态势。1至9月,全市有色稀土产业链完成工业总产值566.3亿元,同比增长37.99%。

甘南 特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甘南州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优势特色,把促农增收作为根本之举,把产业发展作为稳经济大盘的压舱石,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努力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

兰州为9600余名环卫工人送上“健康礼”

近日,兰州市主城区环卫工人免费体检活动在兰州天伦医院启动。启动仪式上,兰州市城管委与兰州天伦医院共同签署了免费体检协议,计划分批次为兰州市主城区960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

兰州为9600余名环卫工人送上“健康礼”

近日,兰州市主城区环卫工人免费体检活动在兰州天伦医院启动。启动仪式上,兰州市城管委与兰州天伦医院共同签署了免费体检协议,计划分批次为兰州市主城区960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

老旧小区焕新颜 ——嘉峪关市城市更新行动筑牢民生福祉

老旧小区焕新颜 ——嘉峪关市城市更新行动筑牢民生福祉

从冬冷夏热的旧楼到温暖整洁的新居;从围墙隔开的院落到畅通共享的街区……城市更新行动,正在悄然改变着嘉峪关市数万居民的生活。

酒泉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记者近日从酒泉市能源局获悉,截至目前,酒泉建成新能源电力装机3532万千瓦,占全省49.3%,年底将突破40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风光热储氢网”六大产业链集群发展,势头迅猛。

武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武威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持续减审批、优监管、强服务、降成本,全力打造“天马易办·诚信武威”营商品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庆阳 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记者近日获悉,今年以来,庆阳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庆阳提出的“挑大梁、作标杆”工作要求,锚定目标、聚力攻坚,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5.86亿元、同比增长5.4%,特别是能源开发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向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6.6%、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