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宁县立足县情优势,将草畜产业作为全县“六大产业”之一,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倍增效益”的思路,着力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全县畜牧养殖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媒体记者 郑倩红 姚旭超)近年来,宁县立足县情优势,将草畜产业作为全县“六大产业”之一,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倍增效益”的思路,着力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全县畜牧养殖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初冬时节,走进宁县中村镇苏韩村的康壮肉牛养殖场,只见宽敞明亮的牛舍内,800余头安格斯肉牛分别圈养在不同的圈舍里,养殖场工人正忙着给牛喂草喂料。

“我们主要养殖的是安格斯黑牛、花牛,都是肉牛,这个牛的特点就是没有咱们秦川红牛体型大,边长骨头边长肉,出栏比较快一点。”宁县康壮肉牛养殖场负责人郑新荣说。
宁县康壮肉牛养殖场初建于2014年,2019年经过扩建,面积从30余亩扩大到近80亩。“2024年前后销售肉牛700多头,价格是每斤21到22的块钱的价格,目前牛场存栏800多头,这都是2024年国庆前后进的小牛,最迟到2025年年底都能出栏了。”郑新荣说。
据了解,宁县康壮肉牛养殖场养殖的安格斯牛肉质肉质细腻、营养价值高,价格、销量都比较稳定,目前主要销售到平凉、西安、重庆等地。此外,牛场还吸纳周边群众进行务工,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良种肉牛、育肥牛销售、防疫及技术指导等服务,目前已经带动周边3个家庭农场、养殖户36户发展肉牛养殖。
在位于宁县新宁镇南桥村的宁县博达牧业有限公司,一辆辆自驾式撒料车正在宽敞的牛棚里来回投撒饲料,运输、搅拌、投喂一气呵成,三百余头早胜牛的投喂工作仅用了二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博达牧业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今年按照每吨500元的保价收购青贮秸秆饲草4800余吨,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门前"三堆"治理难题、美化了环境,也使农户增加了收入。
“今年收青贮一共是3600多吨,收农户玉米秸秆一共是800多亩,收小麦秸秆200多吨,每吨按600元收购;青贮玉米秸秆每吨按400元收购,每亩玉米地能收4吨玉米秸秆。”博达牧业董事长安占存介绍说。

近年来,宁县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推动养殖产业优化升级,建成鸿丰养殖场10万羽蛋鸡养殖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春荣三曹万头猪厂、佳合汇15万头生猪屠宰线、陇牛乳业技术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稳定牛羊奖补政策,落实补助787.42万元,惠及2749户群众。支持规模养殖场和重点养殖户补栏扩栏,持续提高猪、牛、蛋鸡等存栏量和出栏量。上半年,牛、羊、猪、鸡出栏量分别达到3.8万头、6.37万只、15.6万头、17.57万只,实现牧渔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