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在宁县城乡的大街小巷,昔日的“脏乱差”正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洁净美”。车辆停放规范、店招整齐统一、街道两侧绿树成荫,公共空间功能日益完善——这一切,都见证着宁县人居环境正在发生的美丽蜕变。而变化的背后,是全县上下全力推进“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的持续努力。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 郑倩红)走在宁县城乡的大街小巷,昔日的“脏乱差”正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洁净美”。车辆停放规范、店招整齐统一、街道两侧绿树成荫,公共空间功能日益完善——这一切,都见证着宁县人居环境正在发生的美丽蜕变。而变化的背后,是全县上下全力推进“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的持续努力。

在新庄镇煤矿周边,一场大规模的拆危、拆废与清理整治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拆除残垣断壁600米,清理各类“三堆”285处,清运垃圾数十吨。更令人欣喜的是,环境整治并未止步于清理,而是进一步向功能重塑与生态修复延伸:矿口附近新建的两座标准化停车场,提供760个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新栽植的300棵树木与360米钢制围栏相得益彰;1.5公里维修一新的乡道,也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畅通。

平子镇街区曾经困扰居民的“店外店”、占道经营等现象已难觅踪迹。通过科学规划,镇上设置了总长4公里的摊点经营区,既激发了商贸活力,又保障了街区秩序。与此同时,街区路面、广告牌、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街区“颜值”不断刷新,吸引了4家大型购物中心和580余家商铺集聚于此,市井繁华与整洁有序实现和谐统一。
在瓦斜乡,环境整治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街区的干净整洁,更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新建的全民健身广场上,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15套健身路径器材一应俱全,每天前来锻炼、休闲的群众络绎不绝,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一时美”不易,“长久治”更难。宁县深谙此道,在推进集中整治的同时,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通过强化制度约束、实施常态化管理,不仅有效巩固了前期整治成果,也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从源头上遏制乱象反弹。如今,持续向好的城乡环境,正不断转化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生态福祉,也为宁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绿色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