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崇尚劳动之美,传承“五四”星火,鼓励干部职工建功新时代,激发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4月29日,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多彩系列活动庆“五一”。
崇尚劳动之美,传承“五四”星火,鼓励干部职工建功新时代,激发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4月29日,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多彩系列活动庆“五一”。
讲述秦直道,探秘“世界公路鼻祖”
“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我来到了位于子午岭的正宁中湾道班。距离道班不远处有一条路面干净的小路,经过了解,居然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筑的一条秦直道......”曾获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先进个人、全省公路系统“十佳养路工”的正宁段退休职工梁新奇正在讲述自己与秦直道的奇缘。秦直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和“世界公路鼻祖”,北起咸阳甘泉宫(今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一直向北行驶,直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麻池古城),途径陕西、甘肃、内蒙古3省,全长700多公里,宽约30米左右。其中甘肃段秦直道全部位于庆阳境内,途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4县。为挖掘秦直道文化内涵,拓展“八棵树精神”谱系,当天上午,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汲取秦直道文化力量”道德讲堂如约而至。其中,学文化环节,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马啸教授以《庆阳秦直道线路及文化介绍》为题,为干部职工讲授秦直道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带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秦直道的雄伟壮观和深厚文化底蕴。秦直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交通文化遗产,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融合内力,巧借外力,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秦直道的历史渊源,认可秦直道的交通价值,挖掘秦直道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秦直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使其成为庆阳公路交通人开拓进取、再创佳绩的精神食粮。
致敬劳模,庆“五一”的永恒基调
“脱亚莉作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天,能够有幸参观其劳模工作室,使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向她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合水段段长王剑楠说。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庆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建涛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其劳模工作室的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机制、活动开展、社会群众反馈等情况。
同时,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召开“致敬劳模工匠·凝聚榜样力量”座谈会,会上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贾红卫代表中心党委向劳模先进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向坚守奋战在公路养护一线的干部职工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建明、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包彩霞等劳模先进代表分别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干事创业的感人事迹,抒发为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表达坚定目标、干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座谈现场气氛热烈,代表发言情真意切,充分展现了庆阳公路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考察交流,促进公路养护数智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9日下午,中心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及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来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庆阳)展示中心、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详细了解了庆阳市承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暨“东数西算”建设思路、规划愿景、园区建设、发展历程等情况,极大地拓展了大家的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和工作视野。
随后,大家重点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让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公路系统与大数据平台的有效衔接,推动公路信息化建设步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首次嘉奖,积蓄干事创业新动能
“最近五年,全中心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公路养护中心工作,团结一致、拼搏奋斗,跨过了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取得了多项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公路通行条件,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所以我们首次设立了这样一项表彰,目的就是要以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的澎湃激情,在全中心上下形成崇尚荣誉、追求荣誉、珍惜荣誉,用成绩说话、拿业绩证明的良好风气,激励大家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在参观学习后的嘉奖表彰会上,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贾红卫这样说道。此次会议,对30名2019-2023年度考核优秀四次以上人员和31对2023-2024年度“师带徒”活动优秀师徒进行了嘉奖表彰。
手捧镌刻有自己名字的奖杯,受表彰代表纷纷表示,会把这次嘉奖表彰作为新的起点,接续奋斗努力前行,在庆阳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