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丨马秀荣:非遗“守艺”人 一生香包情

摘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庆阳香包,已有近千年历史。在西峰区后官寨镇,有这样一位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她心不离绣、针不离手、手不离线,在针来线往中与香包刺绣打了一辈子交道,提升的是技艺,不变的是对香包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她就是马秀荣。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庆阳香包,已有近千年历史。在西峰后官寨镇,有这样一位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她心不离绣、针不离手、手不离线,在针来线往中与香包刺绣打了一辈子交道,提升的是技艺,不变的是对香包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她就是马秀荣。

走进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马秀荣的家中,她和绣娘们正飞针走线赶制香包,纤细的绣针随着灵巧的手指在布料上起落,不一会儿,香包的图案就初具雏形。

69岁的马秀荣做香包刺绣已有50多年了。她从小跟着家里人学绣花、做针线活,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练就了刺绣功底。

“我从小就喜欢做这些花花草草的东西,我奶奶花绣得比较好,我就跟着绣着玩,慢慢地就把绣花这一点点底子学会了,那个时候做的香包都是送人的,没卖过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刺绣)大师、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马秀荣说。

经过长期的学习,马秀荣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好,作品越来越精美。80年代初,她开始上街卖香包:“以后做的香包有了市场,每年端午节我就拿到街道去卖,卖了十几年。香包节也是政府也给我们搭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对香包产业的效益更有信心了。”

在马秀荣的带领下,许多农村妇女通过做香包创业增收,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幸福美好生活。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刺绣)大师、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等称号。

随着年事越来越高,马秀荣渴望将坚持了50多年的香包刺绣传承给年轻一辈,并让她们发扬光大。一有时间,她就邀约一些年轻人到家里,一针一线地教她们做香包。

王春燕 李红涛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