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是‘全能岗’,早上处理完邻里纠纷,还没来得及记录就有新警情,回到所里还要整理人口台账,有时还要参加执勤,一天脚不沾地,新住户都没时间认全,更别提主动下沉社区一线排查隐患了。”谈及过往工作,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辅警王朝辉满是无奈。
(通讯员 肖芝娟)“以前是‘全能岗’,早上处理完邻里纠纷,还没来得及记录就有新警情,回到所里还要整理人口台账,有时还要参加执勤,一天脚不沾地,新住户都没时间认全,更别提主动下沉社区一线排查隐患了。”谈及过往工作,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辅警王朝辉满是无奈。
针对基层警力“分散用、多头忙、效能低”的痛点问题,宁县公安队大力实施警务模式优化,进一步推动社区民警从“全能岗”向“专职岗”转变,而王朝辉也转为专职社区辅警,不再承担接处警、临时执勤等工作任务。自此,他每天下沉社区一线,上午检查沿街商铺消防与监控,登记新变更的商户及人员信息,下午走访老旧小区、企事业单位,排查安全隐患,顺路还能在广场上宣传安全知识、倾听居民需求。同时,有纠纷、隐患当场就能着手解决,和群众熟络了,有事大家也愿意找他,工作顺手多了。

民警为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知识
今年以来,宁县公安局深刻把握基层治理“以防为主、防患未然”的核心要义,以“大走访、大采集、大维护”专项行动与“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等攻坚任务为重要抓手,深度优化警务运行模式,通过制定《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规范》,明确将“民情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安全宣传、重点人群帮扶”五项工作作为“主防”核心职责,真正让社区民警从繁杂事务中“松绑”。
在此基础上,宁县公安局还通过构建“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的四联联动工作机制,按照“1名民警配1-2名辅警”的标准,为每个社区配备专职辅警,协助民警做好信息登记、通知传达等基础工作,并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联动,将辖区网格员纳入防控体系,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可通过专用工作群实时同步给社区民警。

民警检查社区消防设施
此外,宁县公安局还面向辖区招募退休党员、热心居民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协助负责日常隐患排查、文明劝导,成为基层防控的“移动探头”。
从“忙而盲”到“专而精”,从“单打独斗”到“多方联动”,宁县公安通过警务模式优化,真正实现了“警力沉下去、民情摸上来、安全筑起来”的治理目标,让“主防”根基在社区一线扎得更稳、更牢。
数据显示,自警务模式优化实施以来,通过社区民警走访发现并整改的安全隐患同比下降32%,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从去年的82%提升至95%以上,居民对社区安全的满意度达到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