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乐章

芒种至,仲夏始。今天是我国重要的农耕节令芒种,恰逢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新华时评:携手共创中马命运共同体新未来

1974年5月31日,周恩来总理与拉扎克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公报,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书写了中马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也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纪元。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马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马始终是坦诚互信、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真朋友。

新华社评论员: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

“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3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着眼新形势新任务,为中阿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讲求方式方法——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为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实践路径。

新华社评论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时评:春华秋实二十载 中阿合作再扬帆

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30日在北京举行。20年来,在中阿合作论坛机制推动下,中阿双方秉持中阿友好精神,双边关系历经历史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成为南南合作典范。此次会议,中国领导人将同多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共同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充分体现出中阿双方团结合作、推动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共同愿望。

人民日报评论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价值取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把牢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人民日报评论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重点——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突出改革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人民日报评论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务求实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指明了着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华时评:飞驰吧,满载希望的中欧班列

25日上午,随着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商旅不绝于途。今天,中欧班列的汽笛声代替了昔日悠扬的驼铃,唤醒了这条贯通亚欧的贸易“黄金通道”。

新华时评:为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第十届世界水论坛于18日至2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政策缺位、技术匮乏等一系列因素使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水安全挑战。在正确治水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以丰富的实践和经验为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和有效的中国方案。

新华时评:“你来我往”中拉紧中国与世界纽带

今年一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超1.41亿人次,同比上升117.8%;“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近期公布的一组组数字展现出中外人员往来的密度和“双向奔赴”的热度。得益于航线恢复、入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以及互免签证国家增多等多重利好,中国与世界在“你来我往”中看见真实的彼此,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发现和创造合作的机遇。

新华时评:技能报国,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两批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共有33所高校,其中校名带着“职业”二字的便有16所。“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加速确立,职业院校迎来了蓬勃生长的发展机遇。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新征程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时评:让博物馆的力量烛照未来

一支故宫口红,描绘华美隽永的东方色彩;一枚敦煌书签,定格浪漫奇绝的文明姿态;一副VR眼镜,带你穿越时间长河,体验“手可摘星辰”……奇思妙想的文化创意、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一步步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活的美好交汇。

新华时评:让老字号创出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许多老字号店铺门前排起长队,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点心、手表、球鞋……众多老字号网店商品热销,引领新潮流。“就爱这口老味道”“质量没得说”“老字号更新潮”,网友晒图、热议。

新华社评论员: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要求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总书记的寄语饱含期待、催人奋进,为青年成长成才注入强劲动力,为做好青年工作指明正确方向。

新华时评:直面共同挑战,共创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文明发展指路领航

4月30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发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成就》(塞文版)智库报告。报告认为,作为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已为世界带来巨大红利,未来将继续作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评论员:依靠劳动创造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鲜花在辛勤浇灌下绽放,梦想在不懈奋斗中成就。“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们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

辛识平:途通山海阔,开放创未来

来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听取新通道建设情况汇报;走进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提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考察足迹,感悟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新部署,“对外开放”的分量力重千钧,发人深思。

新华社评论员: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明确了工作重点、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华时评:中德加强合作对世界是个好消息

仲春时节,万物勃发。德国总理朔尔茨16日结束为期三天的对华正式访问。访华期间,朔尔茨的重庆、上海和北京三城之行各有侧重,展现了德国在绿色科技、经贸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继续推进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中德领导人在重要国际议题上达成共识,对双方进一步拓展中德、中欧合作,加强各领域战略协调意义重大。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谋“新”重“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实践,但有的地方对“因地制宜”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大事、新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心里要热切,但头脑要冷静、步子要坚实,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新华社评论员: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人民日报:炮制“秦朗丢作业”,丢掉了什么?

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喜新”不“厌旧”

当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的前瞻布局在各地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只谈“新”不要“旧”的苗头。各地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喜新”不“厌旧”。

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辽阔大洋到浩瀚太空,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新华时评:服务企业需求要眼到、心到、手到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如同空气、水和阳光之于生命。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对企业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新华时评:优化营商环境要认真问需于民

游客反映辽宁博物馆休息座椅不够,沈阳“立马加量”;游客希望在索菲亚广场拍到与月亮同框照片,哈尔滨马上“升”起人工“超级大月亮”;游客吐槽市政“硬件”,天水连夜刷墙修路……一些地方在发展文旅产业时认真采纳群众意见,带动地方发展风生水起,收获了问需于民、从善如流的赞誉。

新华时评:共担责任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南海之滨,“博鳌时间”再度开启。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亚洲与世界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奏响一曲开放合作的大合唱,为推动全球共同繁荣注入信心和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写在西藏民主改革六十五周年之际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藏族同胞的嘹亮歌声,唱出了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5周年。从拉萨河谷到羌塘草原,从阿里高原到绿海林芝,雪域高原的各族儿女,以多种形式隆重纪念这一重要时刻。

新华社评论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中部地区5年来发展取得的扎实成绩,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新部署,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华时评:麦过春分昼夜忙

春分来临,春耕生产由南向北全面展开。“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做好春管、春耕、春种工作,才能为全年农业生产开一个好头。

新华时评:以文明之光照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去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以深邃思想洞穿文明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力量,深刻揭示了各国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价值以及文明互鉴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新华社社评:凝心聚力创伟业 真抓实干谱新篇——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春风和煦,万物勃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全国人大代表不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职尽责,凝聚起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社论: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团结一心谋发展,砥砺奋进向未来。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与会代表担当职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书写了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新篇章。我们向与会代表致以崇高敬意,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人民日报社论:画好最大同心圆 共谱壮美新华章——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凝聚共识筑同心,广谋良策创伟业。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新华社社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建言资政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汇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深度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

新华时评:这项工作要下“绣花功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光明日报评论员:从实际出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经济日报评论员:深刻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聚焦新质生产力作出科学部署,凸显了对这一事关大局的战略任务的高度重视,同时提出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指明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方向和路径。

新华社社评:发挥制度优势 凝聚奋进力量——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江山展新颜,奋进正当时。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新华社评论员:吹响春天奋进的号角

东风浩荡,盛会开幕。当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吹响嘹亮的奋进号角,神州大地涌动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春潮。

新华社社评: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共商国是谋良策,团结奋斗筑同心。今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开好这次政协大会,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力量。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钟华论: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钟华论: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乘高质量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学看家本领 当行动派实干家

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即将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这批教材作序。《序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大意义,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锤炼党性、提升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华时评:C919海外亮相 国际合作又添新典范

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近日迎来国际首秀,成为亚洲最大航空盛会新加坡航展上的“明星飞机”。作为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亮相海外,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和潜力,也彰显中国的开放胸怀和国际合作能力。

新华时评:创新在产业,发展有质量

龙年开工第一天,广东省提出,今年将推出一批新的重大科研项目,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新华时评: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习近平在贺电中强调,过去一年里,中国和非洲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成功召开,双方决定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共同为实现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