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株大树生根开花——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为中拉“双向奔赴”注入强劲动力

南半球初夏时节,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这次拉美之行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拉“双向奔赴”,命运共同体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新华时评:G20之约,凝聚全球发展新共识

近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同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交流。从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到呼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促进全球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推动二十国集团持续凝聚共识,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世界谋进步。

新华时评:G20之约,凝聚全球发展新共识

近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同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交流。从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到呼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促进全球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推动二十国集团持续凝聚共识,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世界谋进步。

新华社评论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南半球的初夏时节,充满生机和希望。从秘鲁到巴西,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峰会,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牵动世界目光。运筹多边外交,引领双边关系,推动“全球南方”合作,分享中国脱贫经验,回答地区和世界发展之问……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勇毅笃行,一个个团结合作的高光时刻,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体育时评:以体为媒,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体育为媒、文化为桥、团结为本,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欢聚在三角梅盛开的美丽鹿城,共襄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

新华时评:中拉合作,山海虽远以志合

习近平主席近日应邀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六次到访拉美。

新华社评论员: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行动起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当地时间11月1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峰会第一阶段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讨论时,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宣介中国减贫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世界意义,深刻阐释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中国主张和行动方案,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注入信心与力量。

新华时评:抓住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

岁月已晚,万物诉寒。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春农田建设关键时期,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议对有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抓住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加大投资投劳力度,将会为来年江河安澜、农业丰收打一个好基础。

述评: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的中国担当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领导人将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共绘全球治理蓝图。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粮食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地缘冲突频发、治理赤字有增无减等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胸怀天下、笃行担当,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新华社评论员:为亚太谋发展,为世界共担当

鉴往方能知来,谋局必先谋势。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向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汲取历史智慧、把握时代大势,习近平主席就经济全球化和亚太经济发展阐明中国主张,宣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注入强大正能量。

述评:为续写“亚太奇迹”贡献中国力量

11月的秘鲁首都利马,草木葱茏、气候宜人。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这座历史名城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围绕“赋能、包容、增长”这一主题,会议将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擘画亚太地区包容增长、合作发展新蓝图。

述评:开启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征程

应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3日至21日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元首外交再启新程,“中拉时间”再谱新篇。携手前行,共赴未来,中拉命运共同体这艘大船正承载共同梦想与追求,驶向下一个更加光明的十年。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中国经济怎么看

从中,有人只看到了问题。分季度看,5.3%、4.7%、4.6%的经济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单看第三季度,7、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由此便对经济增长前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等怀有疑虑。

新华时评:七年进博的“变”与“不变”

老朋友如约而至,新朋友纷至沓来,又是一年进博之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迈入第七个年头。从中国向世界发出单向邀约,到如今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开放的蛋糕在做大,合作的清单在拉长,共享的理念在升华,“四叶草”一次次见证中国和世界共同书写新时代互惠共赢、共享未来的新篇章。

新华时评:开放自信的中国,让世界更亲近

芬兰总统斯图布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将芬兰列入试行免签政策国家发出了“三连谢”,并表示芬企业界人士对此尤感振奋。来中国更便捷,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发展机遇、更优发展前景,对游客来说是与五千年文明、千万里美景的约会。世界在中国发出的真诚邀约中看到了中国的自信,感受到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和决心。

新华社评论员:凝聚改革共识 勇于担当作为——四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作出系统部署。这对于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评论员:讲求科学方法 系统推进改革——三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提供了方法指导、实践指南。

人民日报评论员:广泛凝聚共识,顺利推进改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用科学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提出明确要求,对“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等作出了深刻阐述。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守正创新重大原则——二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始终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把准方向、蹄疾步稳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人民日报评论员:守正创新,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指出“要坚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

新华社评论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华社评论员: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坚持守正创新、讲求科学方法、营造良好氛围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上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华时评:同行发展大道 共创“金色”未来

“全球南方”为发展而起,因发展而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期间,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做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把发展置于国际经贸议程中心地位。这一主张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谋发展、促合作的迫切需要,也彰显了中国与“全球南方”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

新华时评: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金砖方案”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日前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在这场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的首次线下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金砖国家要勇立潮头,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新华社经济随笔:60多年历久弥新,广交会为何依然如此被需要?

在广州的街边、大小酒店里,随处可见旁边放着各色行李的外国人,有椅子就来杯咖啡,没椅子就单腿倚搭在桌边,也一样可以热烈地谈谈生意。

新华时评:凝聚“大金砖合力”,同筑现代化之路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24日在俄罗斯喀山落下帷幕。在这场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宣布设置金砖伙伴国,发表喀山宣言,在“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推动金砖国家集体再出发,为“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汇聚积极、稳定、向善的蓬勃力量。

新华社评论员:聚“全球南方”合力,行命运与共大道

“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我们要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习近平主席24日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中国主张,宣示中方与“全球南方”携手并进的坚定决心。讲话高瞻远瞩,体现了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洞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责任担当,激荡起“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评论员: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是金砖发展过程中又一重要进展——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此次会晤是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与会领导人们决定邀请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着眼“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为金砖国家团结奋进擘画蓝图,发出了加强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新华时评:建设上合组织共同家园,中国在行动

今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后,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在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上合组织共同家园五点建议,为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与会各方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各方对中国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引领成员国共同应对区域乃至全球重大议题,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充满期待。

新华社评论员: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重要讲话

“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述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必须坚持”。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激扬起亿万中华儿女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经济日报社论:强国鼓点激扬壮阔征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这是国力日益强盛的75年。一组组数据,描画出飞奔向前的脚步: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679亿元,到1978年增至3679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此后以每1到2年便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的速度发展,2020年逾100万亿元,2023年超126万亿元。东方大国一路破浪前行,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和平发展的“稳定锚”、世界繁荣进步的“发动机”。

人民日报评论员: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

“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激励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在新征程上共同谱写人民共和国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述评: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新中国贡献世界的历史逻辑

这是新中国自强不息、改写命运的75年。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光明之路 正义之路——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

走过昨天,新中国沧桑巨变、换了人间;走在今天,新时代日新月异、生机勃发;走向明天,新征程任重道远、前途光明。

人民日报评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社社评: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伟大祖国生日。此时此刻,爱国主义热情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澎湃,万众一心的豪情在山河间升腾,激荡起向着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人民日报评论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新华时评:以真诚携手 赢广阔未来

24日,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21年来,东博会充分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推动中国同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促进双方关系快速发展,双方携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推进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华时评: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新华社评论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心聚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深刻阐述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闪耀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真理光芒,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日报社论: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 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七十五周年

同心筑梦襄盛举,继往开来再出发。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回首波澜壮阔的征程,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必将激励亿万人民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发展人民民主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丰富了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我们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新华社评论员:为实现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凝心聚力铸伟业,砥砺奋进谱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出席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重大成果,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长期奋斗的成果,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人民日报评论员:致敬功勋模范 弘扬英雄精神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国勋章”,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友谊勋章”,授予王小谟等10人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日报社论:坚持好 完善好 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七十周年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发进取创伟业。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回顾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评论员: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