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以“融合”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摘要:金秋时节,行走在宁县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生机。中村镇的万亩苹果园里,红艳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游客的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瓦斜乡的义渠百花园将绚烂花海与古朴皮影戏巧妙相融,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鸣;马莲河畔,霓虹闪烁的集装箱夜市以鲜明的工业风点燃了乡村的夜间活力。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宁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金秋时节,行走在宁县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生机。中村镇的万亩苹果园里,红艳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游客的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瓦斜乡的义渠百花园将绚烂花海与古朴皮影戏巧妙相融,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鸣;马莲河畔,霓虹闪烁的集装箱夜市以鲜明的工业风点燃了乡村的夜间活力。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宁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宁县立足苹果、蔬菜、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构建起“农业+旅游+文化”的立体格局。中村镇正洋苹果公园作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之一,自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以来,持续拓展农旅融合边界。园区内21公里马拉松赛道穿梭于果园之间,玻璃栈道俯瞰绿波荡漾,别致小木屋点缀其中,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全季旅游体验。今年端午节期间,这里单日游客量突破3000人,果树认领、农事体验等项目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40%,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化元素的注入,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独特魅力。瓦斜乡永吉村依托义渠百花园国家3A级景区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景观和旅游设施。村里建成了全市首家户外婚纱摄影中心,集中连片花海达9.8万平方米。欧式木屋别墅、哥特式建筑、星空屋等特色景观点缀其中,让游客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引入徐弘仓版画、杨自学皮影戏、贺雪霞剪纸等非遗项目,开设非遗工坊,年培训学员300人次。通过举办花海炫宁州文化旅游周、“七夕”集体婚礼等活动,今年已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500万元。

丰收节上新农人通过直播形式推介农特产品

数字创新正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宁县积极实施“百村万名新农人”计划,培育了一批本土直播人才,带动1800户农户参与电商。甘肃陇尚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快递”模式,带动5个村庄组建电商联盟。高尉村以“陇佳味”“义渠王”品牌为核心,开发果干、杂粮等12类深加工产品,构建起“线上直播+线下展销采摘”立体销售体系。同时,数字治理也在扎实推进,高尉村建成智慧平台,布设167处监控、7套云广播,实现环境监测、平安守护与便民服务一体化。

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宁县发展的全过程。全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8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0.5平方公里。米桥镇常邑村的“农光互补”项目成为典范,光伏板下,苜蓿青青、鸡群漫步,形成“上有发电、下有种养”的立体循环体系。福禾菌业则每年将7500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菌棒原料,再将6000吨废菌料生产为有机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宁县“欢悦宁州”文化创意街区热闹非凡

新兴项目的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今年以来,宁县金银花产业精深加工、庆新果醋生产线、平子食用菌全产业链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特别是今年8月,全市首个以“集装箱夜市”为特色的沉浸式文旅街区——宁县“欢悦宁州”文化创意街区在马莲河生态景观带正式开街运营。该街区总投资6300万元,以“集装箱+文化+生态”为理念,联动烈士陵园、狄公祠、九龙广场等多个节点,构建出集红色教育、唐代风情、滨水休闲、现代都市活力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空间。

从果园到景区,从文化到数字,宁县正以农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片黄土地用一抹抹生态绿、文化红、数字蓝,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