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斜乡政协工作站下沉一线 巧解矛盾织就乡村和谐网

摘要:在瓦斜乡,基层政协委员正悄然成为乡村治理中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他们来自群众,熟悉乡情,主动将履职脚步迈向矛盾纠纷化解的一线,通过常态化接待、走访调研,在田埂边、院落里倾听土地争执、邻里口角和家庭不和的琐碎疑难,也让许多尚未激化的矛盾在萌芽时便被察觉、被疏导。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在瓦斜乡,基层政协委员正悄然成为乡村治理中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他们来自群众,熟悉乡情,主动将履职脚步迈向矛盾纠纷化解的一线,通过常态化接待、走访调研,在田埂边、院落里倾听土地争执、邻里口角和家庭不和的琐碎疑难,也让许多尚未激化的矛盾在萌芽时便被察觉、被疏导。

这些委员往往具备独特的调解优势——他们或许是村民眼中信得过的“老熟人”,又或是某项政策的明白人。面对因征地补偿理解不一而产生的纠纷,委员们会带着政策文件反复登门,坐在农户板凳上一句句解释;遇上邻里因宅基地界限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便以“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情理耐心沟通,引导双方各退一步。没有高头讲章,不靠强制命令,他们以情理交融的劝解和始终如一的公正立场,一点点融化坚冰,让一桩桩积怨得以消弭。

除了个案调解,委员们更注重从源头寻找治理之策。他们将实践中反复看到的共性问题——如村规民约不够完善、普法宣传不到位、议事程序待优化等,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转化为一项项务实建议,为乡镇层面的制度完善提供参考,织密基层善治的防护网。

随着政协委员持续融入基层调解,瓦斜乡的治理生态也在悄然变化:越来越多矛盾被化解在村里镇里,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不断提升,“有困难找委员”逐渐成为另一种可行的选择。委员的参与不仅减轻了行政与司法压力,也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为这个乡村共同体的和谐稳定注入了可持续的“政协力量”。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