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长庆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六个一”实践活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摘要:在宁县长庆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墙上,“政协委员不是挂名头衔,而是沉甸甸的责任”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也是站内8名委员履职尽责的共同信念。自县政协部署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以来,该工作站紧紧围绕“宣讲一次政策、开展一次调研、参与一次协商、化解一起纠纷、反映一条民意、帮办一件实事”的要求,积极作为,将工作站打造成紧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和有效破解基层难题的“助推器”。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在宁县长庆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墙上,“政协委员不是挂名头衔,而是沉甸甸的责任”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也是站内8名委员履职尽责的共同信念。自县政协部署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以来,该工作站紧紧围绕“宣讲一次政策、开展一次调研、参与一次协商、化解一起纠纷、反映一条民意、帮办一件实事”的要求,积极作为,将工作站打造成紧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和有效破解基层难题的“助推器”。

政策技术双驱动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长庆桥镇是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镇,瓜菜种植与特色养殖是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但长期面临技术薄弱、信息不畅等瓶颈。工作站充分发挥农业界委员的专业优势,探索出政策宣讲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农业界委员宏秀莲是当地知名的技术能手。他带领技术服务队深入叶王村、先锋村的朝天椒种植示范点和梅花鹿养殖场,开展“点对点”服务。在新鑫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乡村振兴产业政策,并结合实物演示讲解朝天椒密植栽培、抗旱等关键技术。针对养殖户反映的梅花鹿疫病防治问题,他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录制技术短视频,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工作站已开展产业政策宣讲6场,覆盖群众320余人次,组织技术培训4期,帮助23户种植户完成提质改造,并引导梅花鹿养殖户走上了“养殖+沼气+有机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先锋村村民石浩祥在技术扶持下,将养殖规模扩大至60头,年收入突破62万元,他感慨道:“委员们送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致富的信心。”

调研协商促落实  疏通民生服务堵点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履职的焦点。”工作站坚持“调研先行、协商跟进”的闭环工作模式,着力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去年汛期后,西郭坪商住楼居民反映小区排水不畅、道路破损。工作站迅速组织委员实地调研,形成专项报告,并推动召开协商议事会。政协委员苏鹏科提出的排水管网接入、道路铺设等具体建议获各方认可,改造方案仅用45天便完成,新建排水管网320米,修复道路1200平方米。

针对“就业难”问题,工作站联合镇就业服务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组织“企业用工协商会”。通过精准对接,成功帮助17名群众与园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32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灵活就业。一年来,工作站累计开展基层协商议事12场,接待群众80余人次,推动解决基础设施改造、就业帮扶等民生问题16件。

化解纠纷办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工作站建立“委员接待日”制度,每月安排不同界别委员坐班,将矛盾调解与实事帮办相结合。长庆桥村村民郭某与李某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法律界委员刘自主接手后,查阅档案、现场丈量、耐心释法说理,经过3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委员不偏不倚,把理说透了,气也顺了。”当事人满意地说。

在帮办民生实事方面,工作站精准发力。了解到泾城社区独居老人郭俊牛就医困难,医药界委员主动对接镇卫生院,提供每月上门体检、送药及代办医保服务;针对长庆桥小学部分学生家庭困难,委员们发起“爱心助学”活动,筹集资金8000余元,为15名学生购置学习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工作站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起,帮办民生实事20余件。

如今,长庆桥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力量。从产业田埂到社区院落,从协商会场到群众家中,委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待。正如工作站负责人所言:“‘六个一’不是简单的任务清单,而是政协委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清单。我们将继续用履职实效,书写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基层答卷。”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