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省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主线、以破解结构性矛盾难题为重点、以强化待遇保障水平为关键,扎实推进陇原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省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主线、以破解结构性矛盾难题为重点、以强化待遇保障水平为关键,扎实推进陇原教师队伍建设。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如今,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扎根我省教育一线,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注入蓬勃力量。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塑造灵魂、培育精神,而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根基。
我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陆续制定出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甘肃省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构建起制度化、体系化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立师德·铸师魂’开学第一讲”“陇原‘四有’好老师风采展示”等品牌活动,全方位展现我省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我省对师德违规保持“零容忍”态度,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师德失范行为。目前,师德师风建设在我省蔚然成风。武威健全完善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师德评价体系;张掖将思想政治建设与师德教育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弘扬教书育人正能量……
久久为功,全省教师队伍呈现出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典型频现——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扎根西北20余年,以“立身荒漠、追求梦想、创建一流”的治学信念,推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兰州文理学院荣誉教授高金荣将敦煌莫高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敦煌舞从壁画中“走出来”,开创了舞蹈教育的新路径;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坚守牧区,深耕教育一线,见证乡村教育巨变;
…………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陇原大地,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正活跃在讲台、埋首于实验室,他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于平凡岗位书写不凡篇章,用爱与智慧点亮未来。
量质并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近些年,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量”与“质”并重,推动规模与水平双向提升。
截至2024年底,全省教育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8万所,教职工总数45.2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规模稳步扩大,达到40.03万人。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学历水平显著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99%、99.97%和98.7%,高校硕士以上专任教师占比达到63%。
今年,教育部启动了“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步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我省同山东、广东等5个省份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以此为契机,我省开始加速推进“更多高水平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构建需求导向教师教育体系”等重点任务,并统筹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推动教师队伍在规模、素质与结构上实现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我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体系,教师教育体系迎来新升级——
甘肃省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兰州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国优计划”师范生,西北民族大学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培养民族地区师范生;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实验)设计等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开设力度加强,以夯实师范生核心素养;全面推行“高校教师+中小学名师”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双导师制,以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
我省加速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聚焦优质均衡目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各地各校师资配置更加合理——
拓宽教师队伍人员补充通道,实施“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特岗计划”等,紧密结合人口变化趋势,每年按照岗位需求补充乡村教师,缓解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问题;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每年选派约1000名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面向全国招募优秀退休校长、教师、教研员到乡村学校开展讲学服务,进一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眼下,陇原良师队伍持续壮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力量根基。
尊师重教,切实提高待遇保障
2024年,静宁县第一中学迎来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7名优秀毕业生。“近3年来,我校已累计招聘了34名青年教师。”静宁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雷升说,“以往,县域高中普遍面临‘本地生源外流,优秀教师难留’的困境,但随着教学环境持续改善,待遇保障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选择返乡从教。”
我省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优化职称编制到强化待遇保障,从深化管理改革到提升社会地位,通过一项项改革措施和一个个暖心举措,正不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在教师职称评定与岗位管理中,我省已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重点向一线教师、乡村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倾斜,并对其提供支持——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体系,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对于基层一线和乡村教师,侧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了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加大了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表现、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
甘肃省教育厅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健全完善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当前,全省8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并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要求。同时,会同甘肃省财政厅下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34亿元,覆盖75个脱贫县,惠及近14万名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此外,甘肃省教育厅会同住建、发展改革等部门,制定了我省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积极开展尊师惠师工作,内容涵盖医疗健康服务保障、提升文化素养、生活关怀保障等6个方面,推动全省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尊师惠师活动。
陇原教育沃土,花繁千树,香溢满园。为夯实教育强省之基,我省教师队伍正以改革创新之势,蓬勃生长,砥砺前行。(记者苏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