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山林:从历史绝境到红色觉醒的陇东史诗

摘要:最近看了甘肃本土老作家余振东、新锐影视剧作家邢立鹏刚刚完成的影片《风云山林》,影片以上世纪30年代红色地标南梁为大背景,反抗黑暗聚众山林的“土匪世家”,在红军党组织的启发、引导、扶助下,最终走上革命道路构成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

影片剧照

影片剧照 奔流新闻 图

(通讯员 刘东丰)最近看了甘肃本土老作家余振东、新锐影视剧作家邢立鹏刚刚完成的影片《风云山林》,影片以上世纪30年代红色地标南梁为大背景,反抗黑暗聚众山林的“土匪世家”,在红军党组织的启发、引导、扶助下,最终走上革命道路构成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

随着摄影机的摇移,主角出现,借人物话语给我们一个林木遮天,地势高耸,东卡延安,南制关陕,西扼平固,北走宁塞,进可攻,退可守的桥山天险之地。桥山何许?《史记》云:“黄帝崩,葬于乔山。”唐中后期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也说:“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桥山历史的厚重,给了一个人心向善的美好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推进,百川归海的故事结局也就将“硕果仅存”永恒。

影片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莽莽苍苍的桥山梢林,陇东黄土高原独特地貌,残垣沟壑,天地黄色充斥伤感。上世纪30年代的陇东庆塬,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干旱与瘟疫肆虐,生活难,是自然,也是人为,寻求新的出路成为一种向往。童金龄说:“这世道本就是一条绝路。”就是在这种伤痛、绝望中,给予一种基于深厚历史基础发展的“道路自信”成为渴望。我想,这也许是《风云山林》成功上映的原因。

童金龄,童家第二代、桥山正义军女司令,以女性为主角,至少包含几层意思。首先她体现了基于文化传统的为母则刚。女性,一直以来都是柔弱的代名词,一个具有悍匪气质与身份的独身女人也就更成为独特性。事实上,类似柔弱与刚强共生的情节几乎充斥整个影视中,并成为她能成功领导整个队伍走向光明的主要因素。我们看童金龄对宋峻峰身份识破后的处置,女性的细心与做事的果断,有着可堪大任的担当。在杨军为救她及山林众人以身封门,她转身间“杨娃子”的那声呼喊,肝肠寸断中有着决然。在这里,担当成了衡量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自身价值的唯一。

女本柔弱,柔弱的童金龄不是生来就坚强。父亲的遗言,“给兄弟找一条出路。”侄子童震远的失散,是她心中永不消散的结。生活让一个女子坚强的屹立,却又在苦苦的寻找一个归宿。二当家孟大哥想要解散队伍的心灰意冷,说明啸聚山林的人们都在思考未来的道路,但却为救童金龄而献出了生命,闭眼时“天下没有太平的地方”话语不只是亲人的离去忠告,还有那种对啸聚山林的人们未来的担忧深深冲击了童金龄。这种对光明、自由的追寻才是善良的人们内心坚强的支撑。

应当承认,《风云山林》很好地解决了道路问题,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当童金龄一心想为桥山弟兄寻一条生路何去何从迷茫怅惘时,在南梁地区开辟了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正在寻机壮大力量,争取侠肝义胆的童金龄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影片颂扬了党在陕甘宁地区的革命活动和历史功绩,其实也是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继承,影视将生活理想化,又在理想之上解决了现实难题。“道路自信”,才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作者系庆阳西峰区新建小学 刘东丰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