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就庆阳财政预算管理发表专题评论——《庆阳: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摘要:近年来,庆阳市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财力保障,财政资金效益不断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强。

以下为评论原文

甘肃客户端庆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贺璟)近年来,庆阳市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财力保障,财政资金效益不断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强。

聚焦深化全面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庆阳市始终坚持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债券等来源和项目的衔接、增量与存量资源、财政拨款收入与非财政拨款收入等各类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得的收入和特许经营权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将单位依法取得的各类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庆阳市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在预算编制、预算审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等预算全过程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及时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政府债务管控、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和财税政策执行等情况。完善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及公众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结合“三公”经费管理及落实“过紧日子”等有关要求,对市级年度支出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整,细化基本支出项目,量化基本支出数额和比例,提高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庆阳市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全面形成预算安排有依据、预算执行可控制、预算结果能衡量的管理模式。对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管理规范的预算予以支持,对未达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反映使用效益差的预算不予支持,切实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当地依法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力度,健全完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度体系,全力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建立预算编制联合会审、预算管理对口帮扶、预算审核、执行监控、基本民生和工资专户、应急处置六项机制,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从技术、人员、上下衔接等方面入手,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持续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财政治理效能。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