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系统强化政治引领六项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摘要:“十四五”中期以来,庆阳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市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强化政治引领,牢记国之大者,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坚决落实国家和省上政策要求,奋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筑牢陇东生态安全屏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十四五”中期以来,庆阳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市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强化政治引领,牢记国之大者,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坚决落实国家和省上政策要求,奋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筑牢陇东生态安全屏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批示指示,开展走访调研,亲自部署推动。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亲自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全力抓促落实,党委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落实、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更加高效。

二是更加有力服务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围绕助企纾困、解决群众身边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了《进一步强化环评服务助推项目落地“大提速”的意见》,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2023年全市共备案、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评733个,办理排污许可260个。同时,持续加强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争取和绿色产业链发展。2023年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65亿元,支持燃煤锅炉综合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34个;全市绿色环保产业相关企业达到111个,年产值达到22亿元。

三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水、气、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马莲河、蒲河等重点流域23个国、省、市考断面剔除环境本底值影响后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3%,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处于历史最好水平。PM10、PM2.5同比下降7%和6.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三,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土壤环境质量稳中有升,3个污染地块全面完成修复,全市1041万亩耕地均为优先保护类。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核与辐射环境总体安全可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四是有效整改突出问题。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4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两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16个问题完成整改102个;两轮中央和两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732件信访问题除1件正在办理外其余全部办结。高质高效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保障工作,督察交办的137件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已全部按时上报办理结果,目前已办结75件,配合保障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和各方面好评。

五是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全年累计检查各类排污单位3200余家(次)、建设项目180多个、核辐射技术利用单位120多家,发现并督促整改生态环境问题160多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5件,处罚900.8万元,实施限产停产2件,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4件,追究刑事责任2件。受理办结各类群众环境信访问题1112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5%以上。

六是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主题教育、“三抓三促”行动、营商环境建设、“两型”机关创建,积极开展环保大讲堂、环保知识“七进”、“书香机关”建设、执法监测队伍大比武等活动,提升能力素质,培树先进典型。以案为鉴,深入开展队伍作风整顿,坚决破除顽瘴痼疾,整肃不正之风,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纪律作风持续好转,为环境质量大改善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