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文联2023年度工作综述

摘要:2023年以来,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省第六次文代会精神工作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两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思路目标,为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谱写新时代庆阳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2023年以来,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省第六次文代会精神工作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两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思路目标,为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谱写新时代庆阳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深化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 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领文艺、文联工作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和市委提出的“三个带头”、“三个突出”、“三个转化”、“三个落实”总体要求,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六次文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市文联党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在“谋划”上下功夫、在“真学”上下功夫、在“贯通”上下功夫,圆满完成了为期7天的读书班集体学习,认真开展研讨交流,讲好专题党课,抓好检视问题整改,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以学促干,以干促学,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在抓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平台和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好党员干部集体学习和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举办“传承优秀文化·担当文艺使命”庆阳市文联系统“书香机关”读书分享活动,定期组织干部开展读书分享,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重气氛,推动学习教育“往心里走”。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艺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各艺术门类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在主题教育读书班期间,党组成员围绕“庆阳文艺精品创作”、“庆阳文艺高质量发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3个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研究制定了《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确定了《关于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1个正面案例和《关于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个反面案例作为领导班子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对《庆阳文艺精品创作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庆阳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关于庆阳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3个专题课题,由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织开展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推动调查研究“往实里走”。

大力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等重点工作,精心谋划,认真组织举办了“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庆“三八”全市妇女书画摄影展、新时代陇东红色文艺轻骑兵启动仪式暨纪念“5·23”声乐专场音乐会、《如是我闻》摄影作品展及“守望乡土:与著名作家张俊彪文学对话”等16场次主题文艺活动。特别是5月份,我们围绕纪念“5·23讲话”发表81周年,组织举办了吴易颖钢琴独奏讲解音乐会、刘文戈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知庆州》研讨会等5场主题文艺活动;7月份,我们积极协调对接,在环县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西北音乐节“庆阳·环州故城杯”九省(区)民歌邀请赛,用优秀的作品、浓厚的氛围生动展示党治国理政的丰硕成果。12月份,组织召开了第四届西北音乐节“庆阳·环州故城杯”九省 (区) 民歌邀请赛总结表彰大会,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全面回顾总结,为今后各类主题文艺活动的成功举办积累经验。

召开“凝聚文艺力量·助推文旅发展”专题座谈会,传达学习了市委书记黄泽元同志在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工作、专业实际进行深入研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地域意识,把创作的目光和重点放到庆阳文旅元素上来,把庆阳革命老区精神、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立起来,挖掘好、阐释好、宣传好庆阳特色文化资源,努力创作一批能够带动和激活本土文旅资源的精品力作,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文艺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顺应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文艺走向大众、走向一线。

一是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1000余件文艺作品,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千件作品进村户”惠民工程。这些作品均出自我市省级以上会员之手,作品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传统文化特色鲜明,贴近群众生活,乡土气息浓厚。所有作品均统一装裱,在全市8个县(区)各选择一个乡村振兴典型村举行集中发放仪式,为全市的1000余户致富带头人、优秀村民代表免费发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二是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走进正宁华池合水等地,广泛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期间,全市文联系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42场(次),参加活动的市县文艺志愿者200多人,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了群众心上。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周宣传活动。按照《中国文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和甘肃省文联开展“全省文联系统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要求,5月份,组织开展了“加强文艺版权保护·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文联系统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培训、专题讲座、普法宣传等活动8场(次),受众30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海报、普法宣传册页、文艺期刊等4.3万份(册),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民法典》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等法律法规宣讲3场(次),张贴宣传标语60余幅,营造了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组建新时代陇东红色文艺轻骑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市舞协、音协走进西峰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东大街社区,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惠民演出,市文学志愿服务队走进环县五中开展读写服务活动,为群众送去了有温度、有质量,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五是加强企地联系,促进文企互惠。发挥文联专业优势,组织文艺工作者走进联系企业,开展“书画进企业”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走深走实。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和倾情奉献,市文联文艺“三下乡”活动获甘肃省“优秀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队员胡光华获“优秀文艺志愿者”称号。

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增强庆阳文艺影响力知名度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陕甘宁城市毗邻座落的比较优势,发挥多元辐射功能,圆满完成了《庆阳市加强陕甘宁毗邻地区文化交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加强与银西高铁沿线城市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交流合作,打响“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品牌知名度,打造“人文魅力之城”。

一年来,我们按照《方案》要求,加强与西安市等周边文联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庆阳文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是积极走出去,开展文艺交流。与西安市文联签署了《西安市文联庆阳市文联缔结友好文联备忘录》,在西、庆两市成功组织举办了为期10天的“讲好庆阳故事·抒写两地厚谊”美术采风写生活动,拉开了两市文联合作交流的序幕。采风期间,两地美术家协会还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在我市举办了“笔墨千秋行·两地一家亲”2023年庆阳西安美术创作作品展,全方位挖掘、展示、宣传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将交流合作推向深入。赴陕西旬邑开展采风交流,召开座谈会,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各自文化、经济发展情况,为张俊彪文学艺术馆进行了“庆阳市文艺创作基地”授牌。两地文艺工作者还围绕文艺创作、创新、传承和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坦诚的座谈。组织作协、民协、诗词楹联学会走进平凉泾川、静宁等地,开展采风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主动请进来,提升庆阳影响力。邀请省诗词学会理事会成员、组织我市诗词楹联骨干会员走进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庆城县开展了“秋满子午岭”专题采风交流活动。此次系列采风活动跨度广、时间长,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我市的历史遗迹、红色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开阔眼界、促进创作、增进友谊、加深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圆满完成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我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扬州旅游电视周优秀作品推选会组织工作,受到了中、省视协的高度赞扬。积极协调对接,全国第58所“影视小屋”在我市成功授牌。

加强改进文艺创作、评论和评奖工作,挖掘文艺新人、推介精品力作和培养优秀人才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举办庆阳文学院第二届作家签约活动。签约工作自今年4月份开始申报以来,得到了广大作家的积极响应,共有28名作家通过了初选。经专家组严格评审,反复商讨,并报市文联党组审批,最终确定庆阳本土作家韩超、路嘉等12人成功签约。这些作家,基本上涵盖了庆阳文学界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他们的创作范围涉及众多文学门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艺理论、戏剧等。

二是召开作品研讨会。组织举办了纪念“5·23”讲话暨刘文戈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知庆州》研讨会,小说《母亲英娘》、摄影作品集《如是我闻》首发式暨研讨会,分享作品创作过程,共同探讨创作风格和文艺价值,为推进庆阳文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举办陕甘宁毗邻城市文学期刊改稿会暨文学骨干研修班。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马金莲,兰州市作协主席、《金城》主编习习,《飞天》副主编郭晓琦,《朔方》编辑马占祥,《美文》编辑庞洁,《延河》编辑丁小龙等受邀开讲,庆阳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百余人参加。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壮大全市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实现用精品力作“讲好庆阳故事、筑牢毗邻城市友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是充分利用庆阳文艺大讲堂,不断加强文艺人才培养。今年以来,我们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书法、摄影、诗词、美术、舞蹈、音乐及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等8期庆阳文艺大讲堂,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会员理论素养和创作水平。持续加强文艺领军人才的宣传推介,开设《“文艺庆阳·人才领航”庆阳市属文艺家协会国家级会员推介》微信公众平台专栏,目前已宣传推介了18名国家级会员,极大调动了会员的创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先后有18名会员成功晋级国家级会员队列,104名会员晋级省级会员队列。现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会员5481名,其中国家级226名、省级1664名。

一年来,散文集《茹水谣》《生命的历程》《逐光而行》、诗集《北地行吟》、长篇小说《母亲英娘》《烟火人间》、文学评论集《独语斜阑》先后出版发行,诗集《春山空静》获“石峁文学奖”诗歌提名奖;段若兮中篇小说,杨永康、何新军、郑晓红、禄永峰散文在全国知名文学期刊发表。刘伟宏长篇小说《大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人作品入展“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2人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展;2人作品入展牡丹主题文化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两部戏剧作品、1名会员在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喜获大奖;9首词曲作品刊发在中国文联《歌曲》《词刊》杂志,《我是庆阳人》《家在庆阳》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推送。歌曲《过年回家》登上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春节特别节目。1人获第四届甘肃音乐黄钟奖;舞蹈《剪花剪子嚓嚓嚓》在获甘肃省第六届群星艺术大赛三等奖,《绣香包》《国风·豳兮》获第四届甘肃舞蹈“飞天奖”;1幅作品获甘肃省第六届摄影“奔马奖”,市摄协获甘肃省第二十一届摄影艺术展优秀组织奖;专题采风中创作诗词联赋作品六百余首,在中华诗词网站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甘肃诗词》等媒体发表170余首(篇);5名会员获第四届丝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奖,1名学生、1名成人分获“诵读中国”全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市文联连续四次蝉联“甘肃省文联先进集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邀请邀请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姚峰老师义务对《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陇东民歌进行了混声合唱改编,并在北京组织国内顶级团队和知名合唱团打造制作,让经典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唱艺术形式进行传唱。目前,已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不断强化文联自身建设,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建设守正创新、奋发有为、覆盖面广、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为目标,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工作职能,大树特树文艺新风,引导文艺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推动我市文艺界形成在团结中创作、在创作中团结的生动局面。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督查,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完善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确保各类文艺活动、评奖评论及文联系统所属媒体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庆阳市文联市属文艺家协会管理办法》《庆阳市文联财务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制定《市属文艺家协会工作考评办法》《庆阳市文联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先后召开了市文联一届委员会十三、十四次全委会,增补文联委员,选举主席团副主席。组建成立了庆阳市舞蹈家协会新疆舞专业委员会。积极做好基础工作,组织召开了《庆阳历史文化大观》编撰工作座谈会,编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对接,做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两型”机关创建,加强保密、网络安全及法制建设,积极配合完成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文联及选人用人、意识形态专项巡察各项工作。巡察反馈的25个问题,22 个已完成整改。认真做好《北斗》《庆阳音乐》文艺期刊的审核编辑,按时采集上报各类统计年报,全面做好信访维稳、文档管理等各项基础工作,推动了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