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入夜后北京风力减弱 元宵节气温回升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10日)北京仍处在大风蓝色及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中,白天北风四五级,阵风明显,可达七级左右,公众需注意防风防火防范高空坠物;入夜后风力将逐渐减弱。明天是元宵佳节,北京气温回升,利于公众出行游玩。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10日)北京仍处在大风蓝色及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中,白天北风四五级,阵风明显,可达七级左右,公众需注意防风防火防范高空坠物;入夜后风力将逐渐减弱。明天是元宵佳节,北京气温回升,利于公众出行游玩。
近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科学价值?全球气候变暖对“二十四节气”有无影响?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评审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本届常会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也将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锣鼓喧天、狮舞龙跃的浓浓年味中,2月20日,会宁县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和“九馆一中心”正式建成使用。据了解,会宁县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竣工验收。该商业街全长3.3千米,总投资9.2亿元,以“汉时街市、唐时里坊”的形式为布局,以汉唐建筑和阙塔类景观为主体形态,以“二十四节气”为文化主题,形成半围合、半开放的商业、休闲混合空间,是会宁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文化休闲中心。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