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桥镇:蘑菇丰收产销旺 循环农业促振兴

摘要:在米桥镇屈家村,一排排崭新的钢架大棚内,鲜嫩的平菇破棒而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今秋的第一茬收获。而与这片丰收景象仅一墙之隔,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为新一批大棚的建成进行最后的钢结构架设。这里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是建设的热潮,共同勾勒出米桥镇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 席伟宁)在米桥镇屈家村,一排排崭新的钢架大棚内,鲜嫩的平菇破棒而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今秋的第一茬收获。而与这片丰收景象仅一墙之隔,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为新一批大棚的建成进行最后的钢结构架设。这里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是建设的热潮,共同勾勒出米桥镇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是米桥镇2025年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健禾源食用菌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50亩,分两期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完成厂房改造并建成10个钢架大棚投入试生产;正在推进的二期工程计划新建大棚30座、标准化车间及冷链库房1200平方米,并新增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菌棒100万棒,年产值达600万元。

项目的快速落地,得益于米桥镇创新的“全程保姆式”服务。镇党委、镇政府组建服务专班,通过盘活屈家村闲置厂房,并在用地、水电用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维修水井、铺设管道、架设线路,创造了“当月招商、当月落地、当月投建、当月试产”的米桥速度。

据悉,该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村级闲置资源,更探索出“企业集中制棒养菌、农户按需购棒出菇”的联农带农机制。年内试产的10万棒菌棒已带动全镇35户农户参与种植。此外,项目还积极构建“三元双向”循环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上游集中回收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生产菌棒,使玉米种植户亩均增收约300元;下游创新实施菌棒“以旧换新”机制,企业对废旧菌棒统一回收,处理转化为花卉盆栽底肥,实现了从农业废弃物到菌棒,再到肥料的资源闭环利用。

随着二期项目的加快推进,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循环利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米桥镇加速形成。这朵小小的蘑菇,不仅焕发了闲置资源的生机,更串起了百姓的致富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