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摘要: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5日上午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专场获悉,“十四五”时期,甘肃省民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健全兜底保障机制、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制图:房喜喜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5日上午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专场获悉,“十四五”时期,甘肃省民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健全兜底保障机制、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十四五”时期,我省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通过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将救助覆盖范围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到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推动专项救助覆盖更多困难群众。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26.7%和26.9%,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增长34.7%和29.9%,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提高8%,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360元提高到1470元,社会散居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08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截至2024年底,累计发放“两补”资金31.8亿元,保障困难残疾人28.8万人、重度残疾人38.4万人。

我省聚焦老年人生活难题,建成59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5个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1072个老年助餐点,月均提供服务113万人次。省委、省政府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建设5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9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8620家,床位总数达到11.1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5%提升至62.5%。我省大力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5.3万户,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十四五”任务;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为10万户社会老年人家庭提供补贴开展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精准落实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和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项政策,惠及约70万名老年人。

“十四五”期间,我省婚姻、殡葬等专项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婚姻服务已实现“市内通办”“省内通办”“全国通办”,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覆盖率达到100%,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在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达1060人,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全省登记社会组织1.63万个;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目前,全省登记认定慈善组织333家,较2020年增长83%,年度慈善捐赠突破5亿元,慈善氛围更加浓厚。

我省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25.1万名干部与26.6万名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人员结对认亲,帮办实事近60万件。6661家社会组织捐款捐物1.42亿元,实施志愿服务项目7062个,形成了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记者王君洁)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