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十月,沃野千里,硕果盈枝。在宁县的山川沟壑间,一抹抹“中国红”正悄然铺展。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田野上,火红的朝天椒如霞似火。这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丰收画卷,更是宁县以产业为笔、以实干作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全媒体记者 曹康)金秋十月,沃野千里,硕果盈枝。在宁县的山川沟壑间,一抹抹“中国红”正悄然铺展。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田野上,火红的朝天椒如霞似火。这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丰收画卷,更是宁县以产业为笔、以实干作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宁县瓦斜乡东风村果农正在采摘苹果
近日,走进宁县瓦斜乡鑫银家庭农场,60亩苹果园迎来采收尾声。负责人赵相宁穿梭在果树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产量约10万斤,收入超过30万元,目前苹果已全部订出去了,尽管今年上半年遭遇干旱,但通过精细化管护,苹果品质不降反升,市场认可度更高。”赵相宁说。
宁县瓦斜乡东风村果农正在分拣苹果
近年来,宁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构建起“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县苹果留存面积稳定在2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达60万吨,产值突破47亿元。小小苹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与此同时,在宁县湘乐镇庞川村的千亩椒田里,一场“红色革命”正热烈上演。朝天椒如红霞铺地,村民穿梭其间,采摘、装筐、转运,欢声笑语回荡田间。
宁县湘乐镇庞川村的辣椒喜获丰收
据庞川村党支部书记席关宁介绍,全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超80人,从育苗到采收全程护航,今年村集体种植面积达640亩。“保底收购”模式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企业与14个村集体、千余户农户紧密联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家门口摘辣椒,一天能赚一百多元,既顾了家,又挣了钱,日子更有奔头了!”村民王录子高兴地说。
更令人振奋的是,甘肃青汕椒业公司扩建辣椒加工厂,新增烘干、剁椒、色选等生产线,开发出辣椒酱、泡椒、辣椒粉等20余种产品,推动小辣椒从“论斤卖”迈向“论克卖”,附加值大幅提升。今年,湘乐镇辣椒种植面积达8000亩,预计总产值超4000万元,走出一条“党建红”引领“产业红”的振兴之路。
如今,宁县正以苹果和辣椒为“双轮驱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种得出”到“卖得好”,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宁县的田野上,正生长着新时代的希望。
当红苹果装进礼盒,当朝天椒变成辣酱,宁县的“红产业”不仅红了田间,更红了百姓的日子。这抹红,是丰收的底色,是振兴的引擎,更是党群同心、共赴美好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