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正值苹果、玉米、辣椒等秋收作物收获的季节,然而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秋收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0月13日,天气逐渐转阴、放晴,在宁县平子镇巩家村村集体经济示范园,村党支部书记闫俊峰正带领村上30余名党员干部抢抓有利时机抢收辣椒。
(全媒体记者 李建强)当前正值苹果、玉米、辣椒等秋收作物收获的季节,然而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秋收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0月13日,天气逐渐转阴、放晴,在宁县平子镇巩家村村集体经济示范园,村党支部书记闫俊峰正带领村上30余名党员干部抢抓有利时机抢收辣椒。
党员干部在平子镇巩家村村集体经济示范园抢收辣椒
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干群连心,这样的场景在宁县平子镇大地随处可见,他们带头冲在第一线,不畏困难、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这也映射出近年来平子镇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务实和高效。
近年来,平子镇全面落实省委“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农区“富民强村、和谐善治”目标,确立“党委统筹、专班跟进、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组织体系更加严密、骨干队伍更加优化、党员作用更加凸显、引领发展更加有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正在日益形成。
建组织 强队伍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不断健全组织架构,平子镇从纵向上将全镇划分为32个网格,并配备党员网格员32名,建立网格党小组22个,确定党员中心户134户,不断健全“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确保党的组织覆盖到每个村民小组。而在横向上,又通过建立与7个产业链党组织的联建共建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平子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平子镇对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扎实开展学标对标用标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并建立党建制度落实“回头看”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
为了打造过硬骨干力量,宁县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从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中选拔村干部。同时,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安排14名经验丰富的现任村干部与后备干部结对帮带,通过言传身教、实践锻炼,加速后备干部成长。目前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0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8名,上半年组织村级干部培训6期,培训干部280人次。
此外,该镇还建立健全村干部管理制度,制定《平子镇村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村干部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
重培训 抓整顿 提升党建整体水平
工作效率高与低,关键在人。平子镇特别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培训工作,以实施“双培养”工程为抓手,注重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今年上半年,将8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将12名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
针对农村党员培训需求,该镇还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教育实效性,并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渠道加强联系,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开展“返乡党员建言献策”活动,吸引外出务工党员为家乡发展提供信息、引进项目。今年以来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3期,培训党员165人次。同时,深入开展“三岗联创”活动,先后设立党员先锋岗32个、党员示范岗28个、党员责任区134个,不断推动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平子镇党员干部“双节”前慰问困难群众
绝不让一个村党组织掉队。该镇聚焦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立上下结合排查机制,通过走访调研、民主测评等方式,今年精准确定半坡村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并针对该村信访矛盾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先后成立整顿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专班,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件。同时,全面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更新办公设施,强化村务管理,深化村务公开,规范决策流程,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回撂荒耕地80亩由村集体种植牛蒡子。如今通过整顿,半坡村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信访矛盾大幅减少,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强引领 塑品牌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党建引领,基层发展焕新颜。平子镇立足农区资源禀赋,以粮食、苹果、草畜、中药材、食用菌、瓜菜等“六大产业”为抓手,创新“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模式,并围绕食用菌产业种植,在北堡村、巩家村等7个村组建产业链党支部,吸纳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29名,推广“龙头企业+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
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得实惠。该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推广盘活资源资产、开发经营土地、入股资金分红、参与产业开发、建设项目带动“五种模式”,并在修果村、北堡村等4个村抱团发展朝天椒种植163亩,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以上。预计2025年底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48.35万元,村均达到24.88万元。同时,该镇还推行“党组织+网格+党员”治理模式,建立“民情收集—问题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75起、处置安全隐患36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平子镇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
为了凝聚基层治理新合力,该镇还通过打造“党建链·产业链·治理链”三链融合品牌,创建“网格议事·五老调解·先锋示范”治理品牌,塑造“乡贤回归·人才兴村”赋能品牌,不断实现组织优势与治理效能、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基层党建全面提质、乡村振兴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打造“党建链·产业链·治理链”三链融合品牌方面,平子镇通过在产业链上建强“红色堡垒”,依托粮食、苹果、食用菌等六大产业,组建7个产业链党组织,推动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按照“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闯市场”模式,培育“平子臻品”农产品品牌,带动29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辐射农户500余户,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创建“网格议事·五老调解·先锋示范”治理品牌方面,该镇通过深化“党组织+网格+党员”治理机制,在全镇32个网格推行“网格板凳会”“庭院议事会”等接地气的协商模式,今年以来,通过网格议事解决群众诉求86件。整合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力量,组建14支“银发调解队”,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政策宣讲等工作,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复杂问题20起。以“党员先锋岗+示范责任区”为抓手,在环境整治、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党员攻坚组”,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人次,形成“小事网格办、难事共商议、大事党员上”的治理新格局。
而为塑造“乡贤回归·人才兴村”赋能品牌,该镇通过实施“雁归平子”计划,通过政策引、感情留、项目带等方式,吸引28名外出经商人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兴业,其中5人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生力量。聘请12名在外企业家、专家担任发展顾问,为镇村产业规划、项目引进提供智力支持。依托产业链党支部设立“人才实训基地”,开展食用菌种植、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12期,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