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宁县按照“一站一案、一站一策”“会、站、家”一体化要求,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建设,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遮风避雨的“避风港”、短暂歇脚的“充电站”,更成为彰显城乡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温暖的文明地标。
(全媒体记者 陈龙)近年来,宁县按照“一站一案、一站一策”“会、站、家”一体化要求,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建设,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遮风避雨的“避风港”、短暂歇脚的“充电站”,更成为彰显城乡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温暖的文明地标。
走进位于宁县焦村镇樊浩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只见这里休息室、餐饮室、管理室、便利店一应俱全,室内还配备了可供休息就餐的桌椅、热水、微波炉、充电工具、雨伞雨鞋、应急药箱、图书报纸等物品与服务,几名跑长途的司机正坐在室内喝水、聊天、休息。
“今天路过宁县这个驿站,我感觉这里的服务非常热情,有热水喝,还可以热自己的饭菜,可以休息,环境也特别好。”来自平凉市泾川县的司机罗涛说。
樊浩村的这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位于G327国道旁,在这里,过往的司机可以停车休息、充电喝水、补充饮食……此外该驿站还敏锐地捕捉到货车司机的身心健康会威胁到安全驾驶,特意在站点配备了互联网超声波体检机、电子血压计等健康检测设备,为途径的劳动者提供健康检测帮助与建议。
同样,走进位于宁县高铁站站前广场旁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只见七八名环卫工正坐在里面休息、聊天。尽管站内面积不是很大,但公共卫生间、桌椅、母婴室、饮水器、微波炉、充电器、应急药品、无线上网、共享雨伞、书籍报刊等各种暖心设备一应俱全,为户外劳动者和过往旅客提供了一个能饮水、休息、充电的便利场所。
“有些旅客走的路远,手机没有电,就可以在劳动者驿站充电,附近群众的电动车没有电回不去了,也可以在这里充,天阴下雨,我们环卫工可以进来避雨,可以喝水聊天,我感觉十分便利”在高铁站站前广场打扫卫生的环卫工孙传福说道。
疲惫时歇歇脚,口渴时喝杯茶,天冷时取取暖……无论是辛勤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还是奔波送餐的外卖骑手,又或是早出晚归的快递派送员,在疲惫之时,都能走进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劳动者驿站,稍作休息,补充能量,找回继续前行的动力。
近年来,宁县深入践行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宗旨,将劳动者驿站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运转高校的标准化驿站,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已建成工会劳动者驿站9个,计划今年再新建4个,其中省级最美劳动者驿站2个。下一步,宁县将持续深化驿站建设,优化服务供给,让驿站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和基层治理的坚强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