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深化预算评审改革 赋能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

摘要:近年来,庆阳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充分发挥预算评审抓源头、强质效的突出作用,从评审业务转型、方式创新、协同管理、结果应用等多方面发力,有效压减开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庆阳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充分发挥预算评审抓源头、强质效的突出作用,从评审业务转型、方式创新、协同管理、结果应用等多方面发力,有效压减开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破局转型,拓展评审范围

积极推进评审业务转型,全面扩大预算评审,对预算项目实施全覆盖评审,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全流程、全领域监管,大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建立“应纳尽纳、应评尽评”机制,以年度评审计划为“准入门槛”,实现财政资金监管从“基建单一管”到“全域协同管”的转变,让每一笔财政资金在“阳光下”接受严格审核,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创新方式,前移绩效关口

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 “紧日子” 要求,聚焦“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创新构建 “绩效引领、评审支撑、预算提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和预算评审结论作为预算编审的重要依据,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和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和前置条件,严格杜绝 “先定项目后评估”。对依据不充分、成本控制不严格、预期效益差、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项目一律不予支持,有效避免了低效、无效项目资金投入,从源头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事前评估刚性约束。

协同增效,提升评审效能

制定预算评审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完善协同管理体系,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第三方机构的职责分工,实现 “制定计划、事前评估、业务委托、实施评审、结果运用” 的流程再造,构建起“分工明确、衔接顺畅、配合紧密、协同高效”的预算评审工作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预算评审业务,形成“评审、稽核、质控、反馈”管理闭环,全面提升预算评审质量。

导向赋能,强化结果运用

构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长效机制,将评审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统筹、改进管理挂钩,对存在不合理开支的项目核减预算额度,审减资金统筹安排,优先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加强评审结果运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部门预算编报质量,助力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完善,不断推动评审效能全面提升。

撰稿:胡莹莹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