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生命线上的“守门员” ——28年坚守,仁心医术筑起生命防线

摘要:在宁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有一位始终冲锋在生死前沿的“白衣战士”。他以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为患者点亮生命的曙光,用28年的坚守诠释医者使命,被患者与家属誉为守护生命的“守门员”。他就是宁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庆阳市优秀医师——刘彬。

(全媒体记者 曹康)在宁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有一位始终冲锋在生死前沿的“白衣战士”。他以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为患者点亮生命的曙光,用28年的坚守诠释医者使命,被患者与家属誉为守护生命的“守门员”。他就是宁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庆阳市优秀医师——刘彬。

刘彬于199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投身医疗事业以来,将救死扶伤的信念融入血脉。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最前线“战场”,这里的患者命悬一线,每一次抢救都是与死神的博弈,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写生死结局。28年来,刘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今年5月,科室收治一名术后并发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障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深夜查房后,刘彬突感腹部绞痛如刀割。“肠梗阻,这个熟悉的‘敌人’竟找上了我。”他心头一震,却暗自咬牙:“病人还未脱险,我绝不能倒下!”

因连日超负荷工作,饮食作息不规律,他竟也患上肠梗阻。值班室仅他一人,危急时刻,他做出了医生生涯中最特殊的一次操作——为自己插管!冰冷导管从鼻腔滑入食管,每一次吞咽都如针刺,但胃液引出的瞬间,剧痛终于缓解。挂着引流袋的他,毅然重返病房,继续守护患者。

四天96小时,患者感染指标逐步下降,肠鸣音恢复活力,而他,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拔除胃管。疲惫不堪的眼中,却闪烁着欣慰与坚定。这份“以命相托”的坚守,让医者仁心在暗夜中熠熠生辉。

“ICU承载的不仅是病痛,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面对危重患者,刘彬始终以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为患者及家属筑起心理防线。他耐心讲解病情、制订方案,用温暖话语驱散恐惧,为患者注入战胜病魔的信心。“只有让患者‘心不死’,治疗才能真正生效。”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他践行“身心同治”的生动写照。

在宁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彬带领团队从简陋条件到如今软硬件全面提升,始终坚守生命最后防线。他以身作则,24小时值守、繁重的护理与抢救成为常态。护士长李玲娟感慨:“刘主任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有责任心,也很有耐心,对待患者及其家属一丝不苟,像我们科室,病人家属来的时候心情都比较着急,他总是耐心细致地沟通,尽量消除家属的顾虑,减轻病人痛苦,医术医德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彬同志工作责任心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他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抢救操作技能,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骨干医师。”宁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郑垚岗说。

患者家属的感谢更道出他的影响力:“我父亲因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入院,昏迷濒危。经刘主任团队去骨瓣减压术和一周有创呼吸机治疗,最终转危为安。”家属的哽咽与感激,是对他医术与担当的最好证明。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28年岁月,刘彬累计处理急诊病人约4.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900余例,急诊留观4100余人次,清创缝合1900余人次,手法复位骨折400余人次,参与心肺复苏、中毒抢救等900余人次,主导大型事故抢救3次,院前抢救1200余人次……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他用脚步丈量的责任,用双手托起的生命。他多次获评县级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更荣膺庆阳市全市优秀医师,2025年7月还取得了重症核心技术 5CT 重症超声症。

从青春到中年,刘彬在重症监护室的方寸之地,以平凡之躯筑起生命防线。他以仁心为灯,以医术为盾,在无数个与死神较量的深夜,诠释了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这份坚守,让“守门员”的称号,成为他镌刻在生命线上的永恒勋章。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