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 “个转企”改出便民加速度

摘要:“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只用了半小时,还保留了原来的信用代码和成立日期,连店名都没变,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武威市凉州区鑫视眼镜店负责人张鑫基手持崭新的营业执照,难掩激动之情。

“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只用了半小时,还保留了原来的信用代码和成立日期,连店名都没变,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武威市凉州区鑫视眼镜店负责人张鑫基手持崭新的营业执照,难掩激动之情。

作为武威市首位享受“个转企一件事”改革红利的经营者,张鑫基的经历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自《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7月15日正式施行以来,凉州区、天祝县相继落地“不注销直接转型”业务,以流程再造打破转型壁垒,让个体工商户在“无缝衔接”中实现“华丽转身”。

从“两地跑”到“一站式”的突破

“以前总听说‘个转企’要先注销个体户,再重新注册公司,怕手续繁琐不说,多年积累的经营年限和信用记录也保不住。”这是许多个体工商户对转型的普遍顾虑。

凉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政务大厅窗口首席代表杨永杰介绍,针对这一堵点,凉州区推行“个转企一件事”改革,将“注销个体+新办企业”两个流程,整合为“直接变更”一个环节,实现“一站式、零障碍”集成办理。

改革的核心突破在于“三个保留”:转型后的企业继续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日期,以及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这意味着经营者无须重新积累信用记录,客户资源、合作关系不受影响,实现了经营‘零中断’。”杨永杰说,凉州区还将全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工作人员全程帮办材料提交,让经营者“少跑腿、好办事”。

“之前担心的注册时间、信用代码等问题全解决了,直接变更就能成企业,政策太贴心了。”天祝县成寿药店负责人贺海山办理了全县首张“不注销直接转型”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作为天祝县首例“个转企”业务办理者,他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与公章仅用了1小时。

从小微个体到企业法人的跨越

“转型后可以经营三类医疗器械了。”张鑫基的话道出了许多经营者的心声。这位从事眼镜行业16年的创业者,今年4月从北京来到武威开店,成为凉州区“个转企”改革的首个受益者。他坦言,个体工商户的资质限制曾让业务拓展受阻,转型为企业后,能引进高端产品服务大众,在品牌打造上获得优势。

“以前是‘小店’,现在能系统宣传企业文化,树立专业形象,这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了基础。”张鑫基说。

天祝县打柴沟镇成寿药店的转型则解决了发展瓶颈问题。药店负责人贺海山表示,作为药店,资质升级、扩大经营规模都需要企业主体身份支撑,“改革让我们卸下顾虑,敢想敢干了”。

从个体到企业,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发展能级的跃升。张鑫基计划年内扩大经营面积,引入视光检查设备;成寿药店则筹备增加血压计、助听器、家用血糖仪等二类医疗器械,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轻装上阵才能跑得更快,政策给了我们闯市场的底气。”张鑫基说。

从政策落地到生态优化的延伸

改革的高效推进,离不开精准的服务保障。凉州区市场监管局主动靠前宣传政策,对有转型意愿的个体工商户逐一讲解流程;天祝县则针对新规实施后的首批业务,推出“提前介入指导、全程帮办代办”模式,确保经营主体“懂政策、会办理、少跑路”。

“我们要‘办得快’,更要‘办得好’。”天祝县市场监管局窗口负责人马琪琴介绍,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建立转型意愿台账,对餐饮、零售、医药等重点行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凉州区也计划扩大改革覆盖面,将帮办服务延伸至税务、社保等关联事项,实现“转型一件事,全程都好办”。

从凉州区首例0.5个工作日办结,到天祝县1小时极速审批,如今,武威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理念,让个体工商户转型从“不敢想”变为“轻松办”。随着《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个体”将通过政策赋能谋求大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的活力。

正如杨永杰所说:“我们要拆除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在更优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董丽俊 赵东晓)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