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0日,“甘肃文艺讲堂——习近平文化思想巡回宣讲”来到我市开展宣讲活动。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有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理事、省民协主席、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系教授徐黎丽,天水师范大学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教授余粮才,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霞分别进行了主题宣讲,宣讲活动由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王永刚主持。省民间剪纸艺术创作骨干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及全市文艺工作者约120余人参加了活动。张有为作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辅导报告》的宣讲。以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形成及进路为切入口、
6月20日,“甘肃文艺讲堂——习近平文化思想巡回宣讲”来到我市开展宣讲活动。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有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理事、省民协主席、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系教授徐黎丽,天水师范大学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教授余粮才,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霞分别进行了主题宣讲,宣讲活动由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王永刚主持。省民间剪纸艺术创作骨干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及全市文艺工作者约120余人参加了活动。
张有为作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辅导报告》的宣讲。以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形成及进路为切入口、追根溯源,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内涵。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其鲜明的理论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文艺工作不断稳步向前。他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通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结合实际学,不断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出更大贡献。
徐黎丽作《日常交融:民间文艺创作的有效路径》宣讲,她从目前民间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甘肃民间文艺品牌成果给民间文艺创作的启示、从中国陆地版图的边境口岸所在城镇分析交融在民间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民间文艺创作的途径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通过交融产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才能促进民间文艺作品创新,也为创造性转化奠定浓厚的思想与行动土壤。
余粮才在《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主题宣讲中,以时间为轴,从战国金银箔雏形讲起,详述剪纸在汉代下沉民间、唐宋融入习俗、明清成文化符号的历程,点明其 2009 年入选世界非遗的重要意义。按地域划分北方粗犷、江南细腻等流派,展现剪纸风格多样性。深入解读剪纸图案的谐音隐喻、图腾崇拜等文化密码,剖析其与中医、哲学的关联。同时,介绍 VR、AI 等技术助力剪纸现代传承,对比中外剪纸差异,拓宽国际视野。
何霞在《为梦而寻——我和剪纸艺人的故事》中讲述了她数十年来走县下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寻找的7位剪纸艺人的故事,采用以情带史、以人证艺的授课方式,让剪纸艺人手中的花样、花样之中的文化记忆以及她与这些艺人们结下的深厚情谊,使我们记住了剪纸纹样的技法,更懂得了每一道镂空背后都是匠人用生命剪裁的文化密码。
习近平文化思想巡回宣讲活动是省文联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化文艺工作和群团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对甘肃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依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指引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联工作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运用,进一步提升文艺创研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极贡献“甘肃力量”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