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的合水实践

摘要:近年来,合水县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振兴、全域旅游赋能、特色民宿打造、新农人培训、电商服务带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六大行动,以“复制+创新”的方式,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释放了乡村振兴新动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合水县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振兴、全域旅游赋能、特色民宿打造、新农人培训、电商服务带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六大行动,以“复制+创新”的方式,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释放了乡村振兴新动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每到春节期间,西华池镇唐旗村的张凤桐就会变得格外忙碌,因为他家的碱水豆腐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往往是刚一出锅就被一抢而空。这天一大早张凤桐就和家人默契配合,将提前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经过煮浆、点浆,再通过夹板挤压过滤,鲜美的豆腐香味扑鼻而来。为了舌尖上的美味儿,张凤桐把食品安全和传统工艺全面结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匠心,他制作的“碱水豆腐”才能“火出圈”。

据了解,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唐旗村还同步建成共享农场、围炉茶社、农家饭庄、非遗小课堂等特色体验点5处,累计吸引游客6000余人次,带动群众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150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8万元。

以“农文旅”融合,引领产业振兴。2024年,太莪乡黑木村建成集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黑木崖生态康养农庄,为周边群众提供增收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本村10户3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村民王小女最让人称道的手艺是腌制家常咸菜,近两年,随着乡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她家的咸菜尤其是酸辣爽口的腌萝卜条成为了更多人冬季餐桌上的应景美食,在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同时,也为她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与王小女同村的陈志涛于2019年购回了四只梅花鹿,创办了合水县晨鹿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几年,他通过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和精心饲养,梅花鹿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70余只,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养殖产业也为他家带来了不错的收益。陈志涛告诉记者,公鹿主要以产鹿茸为主,母鹿主要以产仔为主,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今年收益有20万元左右。

农文旅融合发展被视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绿色转型的实际手段。2024年以来,合水县在持续学习和借鉴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以景区带动型、农业观光型、主题民宿型和特色餐饮聚集型为主要类型,2024年,全县成功打造特色村2个,建成研学基地、共享农场、观光采摘园35处,开发农文旅产品300多种,新培育知名网络直播账号21个、示范农户121户,带动农产品销售突破1亿元,实施特色文旅项目5个,打造乡村旅游景点6个,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

多业态融合,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文旅体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古朴静谧的山舍民宿、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红红火火的电商直播,如今,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东风正拂过合水县的乡镇村落。今后,合水县将继续发挥“美”的优势、做足“融”的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进一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继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