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陇东高原的改革热土上,正宁县以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将深化改革的"大写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在政务服务革新、产业体系重构、民生福祉增进等维度交出亮眼答卷,改革“试验田”正升级为发展“高产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在陇东高原的改革热土上,正宁县以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将深化改革的"大写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在政务服务革新、产业体系重构、民生福祉增进等维度交出亮眼答卷,改革“试验田”正升级为发展“高产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改革绝非‘单兵突进’,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深刻重构。” 正宁县发改局局长赵晓程表示:“我们构建的‘三维改革体系’,纵向贯通国家省市改革部署,横向联动产业民生各领域,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我们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就像在精心培育一棵大树,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是为这棵树浇水施肥,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枝繁叶茂。”正宁县创新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借助数字技术的强大赋能,推动服务模式从传统的“线下办”向“线上办、集成办”华丽转变。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攀说:“我们就是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们通过‘改革项目化管理’机制,将政务事项标准化改造,形成‘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的服务矩阵。这种系统性改革思维,使全县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中钠储能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海斌说“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办事流程更简便了。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有专门的服务团队,随时为我们解决问题。这让我们企业能够更加专注地搞生产、谋发展,发展的动力更足了。”正宁县始终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视为县域经济的“金招牌”。聚焦服务效能的提质提速,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20个专责组,扎实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攻克企业开办、水电气暖等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循序渐进解决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从低位一跃位居全市前列,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改善。“以前企业发展遇到很多困难,感觉前途迷茫。但是自从开展国企改革,那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就拿我们企业来说,管理模式更科学了,员工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正宁县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相林表示。 走进周家工业集中区,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正在发生化学反应。周家工业集中区成功获批省级开发区,核桃峪煤矿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华能正宁2x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即将建成投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牛 - 沼 - 果”“菌 - 菜 - 粮”等六大生态种养体系,培育正宁苹果、正宁紫苏等地标性农业品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
正宁县始终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点“落子”盘活全面深化改革的“棋局”。2024年民生投入占公共预算的比例高达81%,22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新增停车位5600个,布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3台,更换新能源出租车30辆,引进紧缺人才43名,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稳步上涨,县医院就诊率超过85%,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6%。南苑小区的"蝶变"见证着民生改革的温度。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通过"共同缔造"改造模式,植入智慧安防、适老化改造等21项升级工程。居民党娜娜感慨:"现在小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充电桩、健身中心这些设施,让我们过上了'15分钟品质生活圈'。"一系列破冰之举、一串串亮眼数据,从政务服务的全面升级到医疗资源的精准下沉,再到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每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都悄然化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改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正宁正以"改革再出发"的魄力,在能源革命、数字治理、共同富裕等领域开展更大胆的探索,为县域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具示范性的改革样本。未来,正宁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正宁融媒记者:唐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