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大沟深的西部庆城县蔡口集乡蔡口集村的偏僻农村,有一位三十出头的青年农民郑海龙,他初中毕业后便外出务工,积累了十多年的社会经验与财富。他始终怀揣着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事业,渴望为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通讯员 周著铭 何得鉎
在山大沟深的西部庆城县蔡口集乡蔡口集村的偏僻农村,有一位三十出头的青年农民郑海龙,他初中毕业后便外出务工,积累了十多年的社会经验与财富。他始终怀揣着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事业,渴望为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受到巨大冲击,郑海龙也因疫情原因被迫返乡。面对家乡无事可干的困境,他没有选择安逸地等待,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养殖行业的机遇。当时,市场猪价一路飙升,猪肉供应紧张,郑海龙经过深入的市场考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果断决定投身养猪事业。他拿出打工多年攒下的40多万元资金,从盖猪舍、买繁殖母猪和仔猪300余头开始,与妻子携手并肩,注册成立了“庆城县涵彬养殖家庭农场”。
郑海龙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上有老下有小,老小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全靠他和妻子的养猪事业来维持。同时,周边邻居们也都在关注着他的创业进展,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地喂猪、加工饲料、清理粪便、同时还做好防疫工作,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猪舍的通风与保暖措施。除此之外,他们还经营着承包的300多亩玉米地和其他农作物,以及耕种自家的口粮田。为了保证养猪饲料的质量,郑海龙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大量收购周边农户的玉米和其他杂粮,作为养猪的混合物饲料。
经过短短四年的艰苦奋斗,郑海龙的养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坚持自繁自育,走绿色、纯粮、土养之路,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确保了猪肉的品质与安全。截至目前,他已经成功出售了3000余头商品猪,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猪肉产品,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给郑海龙的养殖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2021年到现在,他一直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资金周转困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困境,郑海龙第一次流下了无奈的泪水,仿佛看到无数双冷嘲热讽的目光刺向他神经的各个部位,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痛苦。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在这没退路情况下,倔犟的郑海龙,不管市场行情怎么波动,但他没有被困难击垮,依然保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他跑到当地信用社,贷款50万元,继续在逆境中坚持营运和生存。
如今,郑海龙的养殖场存栏量达到了730头,正值春节来临之际,自宰自买和上门购买活猪以及补充仔猪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衷心希望郑海龙能够坚持到底,期盼市场能够早日回暖,让他的养殖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