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加强“四项建设”提升多党合作工作质效

摘要:近年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制度机制、组织体系和参政议政建设,广泛凝聚共识,强化机制保障,建强后备队伍,搭建参政议政平台,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质效。

近年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制度机制、组织体系和参政议政建设,广泛凝聚共识,强化机制保障,建强后备队伍,搭建参政议政平台,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质效。

640 (1)

一、思想政治建设聚共识。先后在民主党派中开展了“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纳入主题教育,先后举办宣讲会5次、研讨座谈会等10余次,加强政策解读。先后选派100余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全市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中央、省委会组织的培训学习,全方面加强创新理论学习。每年举办革命传统教育,先后组织50余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市内、省内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年组织民主党派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增进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团结合作的思想共识不断提升。

二、制度机制建设强保障。2018年,市委印发了《中共庆阳市委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政党协商工作规范。此后,市委每年制定政党协商计划,政党协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划化、常态化。近年来,先后制定印发了《庆阳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庆阳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7年)》《民主党派组织直接向中共庆阳市委提出意见建议制度》《邀请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中共庆阳市委领导同志有关活动制度》《中共庆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各项制度的确立,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合作共事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组织体系建设夯基础。2021年,各民主党派顺利完成了政治交接,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农工党市支部和农工党环县支部合并成立了基层委员会,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九三学社市支社成立了基层委员会,设立了5个基层支社,完善了工作组织覆盖面。民建市支部成立了基层委员会,设立了2个基层支部,提升了工作效率。各党派发展吸收了一些优秀的年轻成员,建立了代表人士、优秀代表人士数据库,为组织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近3年来,13名民主党派干部被提拔为县(处)级干部或在县(处)级岗位上进一步任职;一些优秀代表人士被选为省、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些被聘为特约监察员、社会监督员、人民听证员等,多党合作事业稳步发展。2023年,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民主党派后备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并结合县(区)和各党派推荐,向市委组织部提供了103名民主党派干部的推荐名单。今年4月份,组织召开了民主党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各民主党派、各县(区)委统战部交流了民主党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梳理各县(区)民主党派后备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向各县(区)委书记下发了《工作提醒函》,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后备队伍建设,为多党合作事业储备人才。

四、参政议政建设显成效。每年制定政党协商计划,按时组织召开政党协商,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今年6月份,各民主党派在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会后,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意见,市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围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向市委提供了针对性意见建议,对推动我市“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贡献了党派智慧和力量。近三年来,各民主党派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提出提案议案100多件,社情民意200多条,意见建议320余条,为庆阳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联系广泛和界别特色优势,通过开展义诊、捐资助学、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为基层社会和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党合作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