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心系群众 杏林春暖情暖基层——镇原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联系群众工作侧记

摘要:时序金秋,天高云淡,镇原县惠达小区院内人头攒动。在一幅“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送健康进基层活动”标语前,由镇原县政协医药卫生界6名委员组成的医疗队,正在为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惠达家园安置小区,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现场群众有的提着小马扎,有的拿着病历单,有的揣着小药盒,眼怀期待地围拢在一起,等待医务人员为他们现场测查,普及健康、用药知识。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家属打一声招呼,工作人员便会带着仪器上门为其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监测。红色标语、白色大褂,政协委员、搬迁群众,构成了一幅色彩和谐的委员联系

时序金秋,天高云淡,镇原县惠达小区院内人头攒动。在一幅“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送健康进基层活动”标语前,由镇原县政协医药卫生界6名委员组成的医疗队,正在为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惠达家园安置小区,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现场群众有的提着小马扎,有的拿着病历单,有的揣着小药盒,眼怀期待地围拢在一起,等待医务人员为他们现场测查,普及健康、用药知识。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家属打一声招呼,工作人员便会带着仪器上门为其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监测。红色标语、白色大褂,政协委员、搬迁群众,构成了一幅色彩和谐的委员联系服务群众“为民图”。这是10月18日,由镇原县政协委员、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普高牵头组织的一次医药卫生界委员送健康进基层活动。据悉,这类活动已经是镇原县政协医药卫生界今年开展的第4场,累计参与政协委员28人次,服务基层群众1300多人次。然而这只是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所有工作的“冰山一角”。

探索:在界别中建强阵地,发挥个人所长2023年9月,按照省政协《“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方案(试行)》文件精神,镇原县政协初步选定了11名有代表性、愿牵头、能带头的委员为先行试点创建对象。基于镇原县人口基数大、群众对医疗需求高的现实考量,确定了由担任两届政协委员、一届政协常委,在卫生系统从业30多年的徐普高委员为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创建人,在镇原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徐普高委员工作室”,同时建立专委会包抓工作机制,由镇原县政协教科委按照“五有”标准包抓创建,指导工作室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工作室成立伊始,徐普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深入群众开展政策宣讲、送医下乡,开展委员接待日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等活动。由于社区对象多为老年群体,老年人看病难、生活难的现状让徐普高感受最深,时刻铭记在心。镇原县政协十届三次全会前夕,徐普高牵头,联名7名委员提交的《关于完善我县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由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领衔督办,民政局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8个村级互助幸福院,有力促进了全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范:在标准中找准定位,激发界别所能“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开展义诊咨询活动4次,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5份……”。这是今年3月份,镇原县政协调研委员工作室时,徐普高对委员工作室工作情况进行现场介绍。在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对委员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和疑虑:以委员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是否只以委员个人名义开展工作?要求委员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有没有数量标准,如何评价?其实这也是委员的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县政协及时研究讨论,出台了专门指导意见,提出了组织性、界别性的工作主旨和全员入驻、定期活动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在省市政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指导文件之后,委员工作室以界别委员为单位,以工作室为平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系群众活动。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委员家、民情站、连心桥”的工作定位,以“科普宣传、线上咨询、专家义诊”为主要工作方式,组织界别15名委员共开展委员接待日10场次,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宣讲3场次,深入村组、社区走访、义诊7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700多人次,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6篇,切实发挥了“政策宣传大喇叭、学习交流大平台、社情民意接收机、服务群众暧心宝、工作落实助推器”的积极作用。“我腿脚不方便,儿女又不在身边,去趟医院不容易。没想到医生能上门给我们服务,很感动。”“家里攒了很多药,平时身体不舒服就一顿乱吃,不管过不过期,相不相克,听医生这么一讲,再也不敢乱吃药了。”在义诊和健康讲座现场,几位老人感慨地说。提升:在机制中寻求突破,服务群众所需“今年多大年纪?平时血压高不高?”“肠胃不好要适量运动,多吃蔬菜、瓜果,不要吃隔夜剩菜”。这是天津静海东西部协作支援镇原医疗队专家田明,同镇原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在郭原乡郭原村开展义诊时的场景。这种邀请专家现场坐诊、线上解答的机制,是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的创新举措。为了提高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质效,镇原县政协教科委、医药卫生界委员工作室积极与县一院、中医院对接,将东西部协作医疗专家、医院部分骨干医生纳入工作室专家团,建立了委员行动、专家助力、医院协作的工作机制,让联系服务群众更专业、更有效。“这样不但弥补了委员队伍缺少部分专科医生的问题,还提升了联系服务群众效能,增进了委员和外地专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真是一举多得。”医药卫生界委员、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华说。为了提高社情民意反映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工作室还建立了分散式民意收集和集中式意见讨论机制,每月将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信息汇总整理后,通过“界别委员工作群”线上筛选议题,线下集体讨论,最终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室成立以来提交的8篇社情民意信息均被镇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如“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卫健部门通过争取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解决了三岔、郭原等4个乡镇卫生院供暖问题。“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县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建议”,民政局按照主要领导批示,及时出台了《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为优化医疗康养服务,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界别委员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履职平台,也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畅通了渠道。作为工作室负责人,我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好、利用好,和界别委员一起发挥好自己的身份优势、专业特长,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健康和温暖。”徐普高说。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