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宁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做大“财政+”文章,坚持把做实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作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财政和金融互联互动,探索用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大资源”,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宁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做大“财政+”文章,坚持把做实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作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财政和金融互联互动,探索用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大资源”,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多措并举,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强化“财政+贴息”职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举办专场招聘会、入户宣传、深入企业走访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政策知晓度。严格执行《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将符合政策的贷款全部纳入贴息范围,按照各级承担比例及时落实贷款贴息资金,极大限度缓解农户及小微企业创业资金压力。
减轻负担,激发就业创业热情
积极沟通对接,制定印发《关于通过竞争遴选方式确定宁县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承办银行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竞争遴选出贷款利率低、服务质量高、经营状况好的优质银行机构承办放贷业务,并下调贷款利率一个百分点,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大幅提升银行机构服务质效,进一步激发了创业就业热情。
优化服务,推动信贷产品创新
督促指导县内各银行机构立足市场发展需求,重点在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发力加力,推出惠农E贷、房易贷、小额极速贷、产业贷、兴陇E贷等10多种纯信用类贷款产品,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融资难题。截至8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7.7%。
扩面增量,保障农业稳步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支农惠农、助推农业发展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范围,持续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服务能力,为农业稳产保“价”护航。同时,立足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将苹果价格指数、土蜂及金银花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用“财政+补贴”新模式助农增收,推动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高效发展。
撰稿:杨海刚 侯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