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好路子

摘要:进入深秋,药材抢收按下快进键,华池县各乡镇的合作社和药农们都陆续加入了药材采收的行列。深秋的黄土地,不负厚望,田地里到处都是药农们忙碌的身影和成堆的药材,随着一株株根茎繁茂的药材破土而出,扑面而来的缕缕药香也满溢着丰收的气息。

进入深秋,药材抢收按下快进键,华池县各乡镇的合作社和药农们都陆续加入了药材采收的行列。深秋的黄土地,不负厚望,田地里到处都是药农们忙碌的身影和成堆的药材,随着一株株根茎繁茂的药材破土而出,扑面而来的缕缕药香也满溢着丰收的气息。

在华池县怀安乡山峁上的药地里,机械轰鸣,来回穿梭,长势喜人的药材铺满一地,采收群众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挖、分拣、拉运,田间一派丰收盛景,他们的开心笑颜和成堆药材构成了深秋季节最美的风景。正在地头捡拾药材的徐柏成是华池县俊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负责人。连日来,他始终忙碌在田间地头同工人一起作业。华池县俊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负责 徐柏成:“目前采挖的是黄芪、黄芩,我们合作社在5个乡镇种了5000亩,准备采挖500亩,一亩地能产600公斤,一公斤是6块钱,500亩的价值是180万元。”

目前,中药材种植产业从种到收,吸引了村内大量富余劳动力参与,现已成为许多村民们赚“外快”的方式,切实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的“微就业”。村民李俊琴家中有7口人,她长期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每天至少能挣100元,既补贴了家用,又能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她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怀安乡怀安村村民李俊琴说:“我们流转了6亩多地,一亩地是600块钱,一天能挣130元钱,一年的收入2万元左右,补贴家用很好了。”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华池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将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采取政策扶持、基地示范、龙头带动、市场引导等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文智:“庆阳岐黄文化、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华池的特色优势是早晚温差大,也是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中药材的品种达到2429种,这些都非常利于华池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我们公司从一亩二分地发展到现在是23350亩,一步步从种植户到合作社再到公司,公司目前带动全县30个合作社种植中药材84000亩,带动15000户农户种植4万亩,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达到15万亩。”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作为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公司以做优做强中药材为目标,不断延伸药材产业链条,做优药材产业品牌,促进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文智:“公司下一步的布局是要把中药材的附加值做上去,要深加工,现在公司目前有十几种加工出来的大健康产品,包括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酒,都是一些康养产品,我想把这些大健康产品走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华池融媒全媒体记者:赫波、李旺发、郭艳、冯宣平)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