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能化水平,切实保障项目交易公平公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于近日全面优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交通水利电子交易系统清标系统,对投标文件的可疑性分析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引入一系列新的技术参数项,通过对投标文件的数据挖掘,进一步提升了对围标串标行为线索的识别率,全面建立了与行政监督部门协同配合的问题线索发现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能化水平,切实保障项目交易公平公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于近日全面优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交通水利电子交易系统清标系统,对投标文件的可疑性分析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引入一系列新的技术参数项,通过对投标文件的数据挖掘,进一步提升了对围标串标行为线索的识别率,全面建立了与行政监督部门协同配合的问题线索发现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一是升级雷同性分析功能。对现有的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技术升级,特别是在雷同性分析技术方面,引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可快速识别投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的异常行为,例如雷同投标、异常报价等,通过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为围标串标行为线索发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新增文件编制技术参数。在投标文件编制环节,自动提取并记录投标人编制文件的计算机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MAC地址、CPU序列号和硬盘序列号等。这些参数的加入,给每一份投标文件都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有助于精准追踪和分析投标文件的来源,确保投标过程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三是严格落实问题线索发现共享机制。中心全面强化交易一线职能,依托清标系统雷同性分析等预警功能,加强监控力度,对于发现的可疑线索,将第一时间迅速响应,及时向行政监督部门进行共享反馈,并对原始记录进行留存见证,确保相关信息可追可溯。
田建利 庆阳公共资源交易